有心切勿去钩玄,钩得玄来在外边。
何似罢休依本分,孝慈忠信乃天然。
此天然处不亦妙,费尽思量却不到。
有时父召急趋前,不觉不知造渊奥。
此时合勒承认状,从古痴顽何不晓。
有心切勿去钩玄,钩得玄来在外边。
何似罢休依本分,孝慈忠信乃天然。
此天然处不亦妙,费尽思量却不到。
有时父召急趋前,不觉不知造渊奥。
此时合勒承认状,从古痴顽何不晓。
这首诗是北宋诗人杨简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家庭伦理和自然天性的思考。开篇两句“有心切勿去钩玄,钩得玄来在外边”表达的是不要刻意追求那些超越常理的玄妙之事,过度的追求往往难以真正把握,反而显得浮华。
接着,“何似罢休依本分,孝慈忠信乃天然”提出了一种生活态度,即回归到自己的本分和自然状态,保持孝顺、慈爱与忠诚,这些品质是天性所具,是最真挚的。诗人认为这些品质比刻意追求的玄妙之事更加珍贵。
“此天然处不亦妙,费尽思量却不到”进一步强调了自然天性的价值,认为在这种状态中才能体会到真正的美好,而过度的思考和努力往往难以达到这样的境界。
最后两句“有时父召急趋前,不觉不知造渊奥。从古痴顽何不晓”描绘了一种对家庭责任的回应。当父亲召唤,诗人会迅速响应,这种行为无需深思,即便是对深邃智慧的追求,也似乎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最后一句反问,从古至今,为何有人对这种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视而不见呢?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态度、家庭伦理与自然天性的思考,以及对过度追求所带来的虚浮的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