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斋一则话,传自南轩翁。
于湖金玉之,诸老归下风。
不使掌帝制,嗟哉吾道穷。
遗像今伟然,吾敬司封公。
敬斋一则话,传自南轩翁。
于湖金玉之,诸老归下风。
不使掌帝制,嗟哉吾道穷。
遗像今伟然,吾敬司封公。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罗鉴所作的《题吴氏四贤堂(其四)鉴》。诗中,诗人首先提到一个来自南轩翁的故事,可能是在表达对某位尊者的敬意。"于湖金玉之"可能指的是吴氏家族中的某位杰出人物,以其品质如同金玉般珍贵。"诸老归下风"暗示这位人物在当时的贤者中地位崇高,其他人都甘愿居其之下。
诗人接着表达了对这位人物未能掌握国家大权的感慨,认为这反映了他们所坚守的道德或学术道路的困厄,即"不使掌帝制,嗟哉吾道穷"。然而,他们的形象依然伟大,尤其是那位被称为"司封公"的人物,诗人表达了对他的深深敬仰。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扬了吴氏家族中一位贤者的高尚品格和影响力,同时也寓含了对理想无法完全实现的惋惜与敬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