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黄文叔侍郎赴三山》
《送黄文叔侍郎赴三山》全文
宋 / 杨简   形式: 古风

某信人心即大道,先圣遗言兹可考。

心之精神是谓圣,诏告昭昭复皓皓。

如何后学尚滋疑,职由起意而支离。

自此滥觞至滔襄,毋惑怀玉不自知。

何思何虑心思灵,不识不知洞光明。

意萌微动雪沾水,泯然无际澄且清。

侍郎日用所自有,总是本原非左右。

举而措之于三山,的然民仰如父母。

鉴明水止烛丝釐,变化云为奇复奇。

斯妙可言不可思,矧可倾耳而听之。

然而皋禹尚兢业,不作好恶生枝叶。

圣贤相与告戒尚有斯,某也何敢不于侍郎之前献此诗。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huángwénshūshìlángsānshān
sòng / yángjiǎn

mǒuxìnrénxīndào

xiānshèngyánkǎo
xīnzhījīngshénshìwèishèng

zhàogàozhāozhāohàohào
hòuxuéshàngshēng

zhíyóuérzhī
lànshāngzhìtāoxiāng

huò怀huáizhī
xīnlíng

shízhīdòngguāngmíng
méngwēidòngxuězhānshuǐ

mǐnránchéngqiěqīng
shìlángyòngsuǒyǒu

zǒngshìběnyuánfēizuǒyòu
ércuòzhīsānshān

deránmínyǎng
jiànmíngshuǐzhǐzhúbǎi

biànhuàyúnwèi
miàoyán

shěnqīngěrértīngzhī
zuòhǎoèshēngzhī

注释
心:心灵。
大道:大道。
遗言:遗留的教诲。
兹:此。
精神:精粹。
后学:后辈。
滋疑:产生疑惑。
职由:只因。
支离:偏离。
滥觞:源头泛滥。
滔襄:滔滔不绝。
怀玉:珍宝。
不自知:不知晓。
心思灵:心灵灵动。
洞光明:洞察光明。
意萌:念头初生。
泯然:消失。
侍郎:职位较高的官员。
本原:内心根源。
三山:比喻高位。
民仰如父母:百姓敬仰。
鉴明:智慧如镜。
烛丝釐:细微差别。
变化云为:变化无穷。
奇复奇:奇妙又奇妙。
斯妙:这微妙。
不可思:难以言表。
矧:何况。
倾耳:专心倾听。
皋禹:大禹。
兢业:谨慎勤劳。
好恶:喜好厌恶。
枝叶:衍生的事物。
告戒:告诫。
献此诗:献上这首诗。
翻译
有人的心灵就是大道,古代圣人的教诲可以查考。
心灵的精粹称为圣,清晰明亮地传达真理。
为何后辈仍有疑惑,只因初衷偏离而纷乱。
这种偏差从源头泛滥,直到滔滔不绝,不要被迷惑,不知自己拥有珍宝。
无需思考,心灵自然灵动,洞察一切,光明透彻。
微小的念头如雪花落在水面,消失无痕,清澈透明。
侍郎每日的生活本源,源自内心而非外在。
他的行为如同三山之主,百姓敬仰如同对待父母。
他的智慧如明镜止水,变化多端,奇妙无比。
这微妙的道理难以言表,更需用心倾听。
然而大禹仍谨慎勤劳,不因喜好而生枝节。
圣贤相互告诫还有这样的训诫,我怎能不在侍郎面前献上这首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简所作,名为《送黄文叔侍郎赴三山》。诗中融合了道家和儒家的思想,表达了对心性本体的追求和对圣贤之道的崇敬。

"某信人心即大道,先圣遗言兹可考。" 这两句开篇寄托深厚,直接点出诗人的核心观念:人心就是通往宇宙真理的大道,而这份智慧是由古代圣贤传承下来的,值得我们去探索和了解。

"心之精神是谓圣,诏告昭昭复皓皓。" 这两句强调了内在精神的重要性,将这种精神境界比喻为清明透亮的圣洁状态。

"如何后学尚滋疑,职由起意而支离。" 诗人自问,为什么后来的学者还会产生疑惑,这是因为个人的思想和意志不够集中,导致了精神上的分散和迷失。

接下来的几句 "自此滥觞至滔襴,毋惑怀玉不自知。何思何虑心思灵,不识不知洞光明。" 描述了一种由浅入深、由迷到悟的过程。诗人通过对比和反问,强调了内在智慧的重要性,以及这种智慧如何帮助人们超越世俗的烦恼,达成清明澄澈的心灵状态。

"意萌微动雪沾水,泯然无际澄且清。" 这两句以精美的笔触描绘了心灵觉醒后的景象,意象丰富而又不失纯净和深远。

"侍郎日用所自有,总是本原非左右。举而措之于三山,的然民仰如父母。" 这几句转向了对黄文叔侍郎的赞美,将其比喻为如同高山一般被人们敬仰,其品德和智慧都是源自内心,不受外界左右。

最后两句 "鉴明水止烛丝釐,变化云为奇复奇。斯妙可言不可思,矧可倾耳而听之。" 则是对黄文叔侍郎所达到的精神境界的高度赞誉,将其比作如同清澈的水面映照出真理,以及不断变化却又不失神秘奇妙的云景。

全诗通过对心性和圣贤之道的探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哲思,同时也表达了对黄文叔侍郎品德高尚的敬仰。

作者介绍

杨简
朝代:宋

(1141—1226)明州慈溪人,字敬仲,世称慈湖先生。杨庭显子。孝宗乾道五年进士。授富阳主簿。师事陆九渊,发展心学,主张“毋意”、“无念”,“无思无虑是谓道心”等。尝知乐平县,兴学校,教生徒,邑内夜无盗警,路不拾遗。光宗绍熙五年,召为国子博士。宁宗嘉定初出知温州,首倡废除妓籍,以廉俭为民所爱戴。官终宝谟阁学士。卒谥文元。有《慈湖诗传》、《杨氏易传》、《先圣大训》、《五诰解》及《慈湖遗书》等。
猜你喜欢

三月三日适值清明会客江楼共观并蒂魏紫偶成二小诗约坐客同赋·其一

上巳清明共一时,魏花开处亦连枝。

前身应是唐宫女,犹记昭容双袖垂。

(0)

万安赖秀才家拾青楼二首·其一

经术逢辰富贵兼,取名银艾未伤廉。

更须唤作藏书阁,别贮邺侯三万签。

(0)

狼山

吾母祷于山,生我偃蹇身。

卅八始入寺,所天俱不晨。

归人复何之,所愿清战尘。

勿复论衔钩,去作瑞世珍。

(0)

上强寺

方池流水碧溶溶,怊怅灵蛇不易逢。

门外行人常立看,一株唐末半枯松。

(0)

横江亭

东注流求日本波,西吞金翅玉融河。

好开亭馆延三益,横截江潮看万艘。

此是人烟生巨海,莫辞鲜食送新醪。

网山胜处名贤迹,隔水相迎立两坡。

(0)

春日

独上谯楼日一回,春风桃李满城开。

狂夫欲语无人听,呼取闲云共酒杯。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