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边膏馥丐儒林,可但天台掷地金。
文不雕镌翻婉切,诗如平淡实高深。
春风和气生毫末,秋月华星烂古今。
所发由来关所养,丹青难状晋公心。
无边膏馥丐儒林,可但天台掷地金。
文不雕镌翻婉切,诗如平淡实高深。
春风和气生毫末,秋月华星烂古今。
所发由来关所养,丹青难状晋公心。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史弥宁的作品,名为《参政宣献楼公挽歌辞》(其三)。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逝者的深切缅怀之情,以及对逝者才华与品德的高度评价。
“无边膏馥丐儒林,可但天台掷地金。” 这两句描绘了一片不受限制、浓郁芬芳如同古儒学林的境界,意指诗人对逝者学问渊博、品格高尚的赞美。而“可但天台掷地金”则是比喻逝者的才华如同能从天上拾取黄金一样珍贵。
“文不雕镌翻婉切,诗如平淡实高深。” 这两句表明诗人的文学作品不需多余装饰,便已达到了温婉流畅的境界,而其诗作则如同普通言辞,却蕴含深远的意境。
“春风和气生毫末,秋月华星烂古今。” 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逝者生命力与光辉永存的哀思。春风生机,秋月明净,都象征着逝者的精神和影响将跨越时空,长久传承。
“所发由来关所养,丹青难状晋公心。”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逝者心怀的深切理解和敬意,以及无法用语言完全表述出逝者丰富情感与高尚品质之美。
当年胆略已纵横,每见妖星气不平。
身贵早登龙尾道,功高自破鹿头城。
寻常得对论边事,委曲承恩掌内兵。
会取安西将报国,凌烟阁上大书名。
秋夜月偏明,西楼独有情。
千家看露湿,万里觉天清。
映水金波动,衔山桂树生。
不知飞鹊意,何用此时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