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胆略已纵横,每见妖星气不平。
身贵早登龙尾道,功高自破鹿头城。
寻常得对论边事,委曲承恩掌内兵。
会取安西将报国,凌烟阁上大书名。
当年胆略已纵横,每见妖星气不平。
身贵早登龙尾道,功高自破鹿头城。
寻常得对论边事,委曲承恩掌内兵。
会取安西将报国,凌烟阁上大书名。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勇猛将领的英武形象,展现了古代军事将领的英雄气概和对国家边疆安全的关切。开篇“当年胆略已纵横,每见妖星气不平”两句,表明这位将军在年轻时便表现出非凡的勇敢和洞察力,对任何可能威胁国家安全的异常现象都保持警觉。
接着,“身贵早登龙尾道,功高自破鹿头城”两句,说明了他不仅地位尊贵,而且很早就踏上了一条充满荣耀和挑战的道路,并且在多次战斗中取得显赫的成就。龙尾道与鹿头城都是古代军事行动的地名,用以象征将领所经历的艰难险阻。
“寻常得对论边事,委曲承恩掌内兵”两句,则描绘了这位将军平日里常常参与讨论边疆事务,并且深受君主信任,掌握着重要的军事力量。"委曲"一词表明他在接受恩泽时态度谦逊。
最后,“会取安西将报国,凌烟阁上大书名”两句,预示了这位将军即将承担起平定西域(安西)的重任,并且他的功绩将会被刻在石碑上,永垂青史。"凌烟阁"是古代皇宫中用于颁布重要文书的高台,这里象征着官方对他功绩的认可和赞誉。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将军过去英雄事迹的回顾,以及对其未来壮举的期待,表现了作者对赵将军深深的敬意和赞美之情。
叠巘复平原,行行足力烦。
野程难较里,旅食暂依村。
枣熟儿童聚,禾收鸟鹊喧。
徘徊顾风景,不觉念丘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