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舆叹凤德,宣尼感祥麟。
狂圣虽不同,明哲俱全身。
达生贵无我,和光混埃尘。
斯文苟不丧,美璞终见珍。
泰运属明圣,彤庭布纯仁。
高冈赓鸣和,深渊跃潜鳞。
子何固山泽,不念苍生屯。
愿施素所蕴,骑箕补星辰。
不然当大饮,莫负头上巾。
不作仙与佛,不誉墓中人。
坦荡宇宙间,长与元气亲。
接舆叹凤德,宣尼感祥麟。
狂圣虽不同,明哲俱全身。
达生贵无我,和光混埃尘。
斯文苟不丧,美璞终见珍。
泰运属明圣,彤庭布纯仁。
高冈赓鸣和,深渊跃潜鳞。
子何固山泽,不念苍生屯。
愿施素所蕴,骑箕补星辰。
不然当大饮,莫负头上巾。
不作仙与佛,不誉墓中人。
坦荡宇宙间,长与元气亲。
这首明代刘璟的《赠松阳陈希曾先生》表达了对陈希曾先生的敬仰和劝勉。首联以接舆(春秋时期隐士)感叹凤凰美德和孔子感念祥麟的典故,象征陈先生的贤德。接着指出狂放的圣人与明智的人虽然表现各异,但都能保全自身品德。
"达生贵无我"强调超脱世俗,注重内心的修养,"和光混埃尘"则倡导与世无争,融入平凡生活。诗人认为,只要文化传统不丧失,陈先生的才华就像未雕琢的美玉,终将被人珍视。
"泰运属明圣,彤庭布纯仁"预示着盛世的到来,陈先生将在朝廷中展现仁德。接下来的"高冈赓鸣和,深渊跃潜鳞"运用自然景象,赞美他在高位上也能保持和谐之声,深藏智慧如潜龙。
诗人劝诫陈希曾不要局限于山林,应关心百姓疾苦,"子何固山泽,不念苍生屯",并希望他能贡献自己的才智,"愿施素所蕴,骑箕补星辰",或在关键时刻发挥重要作用。
最后,诗人鼓励陈希曾不做神仙佛道的追求,也不追求死后声誉,而要坦荡生活,与天地元气相融合,"不作仙与佛,不誉墓中人",展现出一种超脱的人生观。整首诗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是对友人的深情寄语。
若有人兮吹玉箫,音婉转兮思寥寥。
临高台兮几弄,逐丹霞兮上飘。
哀响入微兮意未已,激流风兮杳不知其所止。
松韵高岩兮泉流涧底,漱冰肠兮洗烦耳。
东家戍妇兮泪沾衣,西家荡子兮行不归。
何处箫声绕长怨,霜露凛凛侵人肌。
听之一曲犹未罢,中绝复起兮缭绕梁榭。
无恨怨兮早朝,最好动人兮清夜。
夜既阑兮香既残,拥云髻兮约双环。
秦嬴已去不复返,徒有凤曲留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