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地蒙污自不该,岂嫌舆隶爱公台。
片言祗欲求今是,何姓非从古圣来。
胜地蒙污自不该,岂嫌舆隶爱公台。
片言祗欲求今是,何姓非从古圣来。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程敏政所作,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尊重与对当地命名变迁的思考。诗中提到的"胜地蒙污自不该",表达了对祠堂遭受玷污的遗憾,认为这样的圣地不应被世俗或战乱所亵渎。接着,诗人强调"岂嫌舆隶爱公台",意指即使普通人对祠堂有所偏爱,也不应改变其应有的尊崇地位。
"片言祗欲求今是,何姓非从古圣来",诗人指出,任何改动都应该基于对历史的真实认知,不能随意更改祠堂主人的身份,暗示陈忠臣作为晋代循吏的历史地位不容忽视。最后,诗人通过"谨次韵随章奉答幸终教之"表明自己谦虚的态度,愿意接受他人意见并期待进一步的教导。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于历史文化的尊重和对于传统命名原则的坚守,同时也流露出对地方文化遗产保护的深沉忧虑。
春旸丽晴颢,百卉含和泽。
离离堂下草,乘时泛轻碧。
念兹茂以荣,允籍春睴力。
春晖岂望报,草心自罔极。
婉彼周家母,顾复心尤剧。
子今茂且贤,亨衢振脩翮。
貤恩攽命书,亦既昭淑德。
母发日种种,子心恒恻恻。
岂无膻与芗,亦有琴与瑟。
虽能养口体,未足供子职。
常恐驶景流,岁月忽复易。
高堂揭华扁,睿藻何舄奕。
愿同堂北萱,长使慈心怿。
纱厨爽气残霄迥,露滴虚庭玉屏冷。
池莲粉落夜有声,井悟叶下秋无影。
金壶漏彻生西风,珠帘唧唧鸣寒虫。
金刀剪取机上素,玉关梦断罗帷空。
缝作衣裳寄远客,兰灯荧荧明暗壁。
含啼自草别离难,驿使明朝发南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