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北吴歌·其二十八》
《和北吴歌·其二十八》全文
明 / 范景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红亭带柳板桥横,古道西郊送客行。

谩道征轮怜下国,彤云咫尺望神京。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典型的离别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送别的情境与诗人的情感。首句“红亭带柳板桥横”以“红亭”、“柳”、“板桥”三个意象串联,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伤感的氛围。红亭可能是送别的地点,柳树则常被赋予离别与相思的意味,而横跨的板桥则连接着即将分别的两人,形象地表达了离别时刻的物理与情感距离。

接着,“古道西郊送客行”进一步深化了这一情境,将送别地点置于广阔的西郊古道上,增加了时间与空间的跨度,使得离别的画面更加宏大而深远。古道不仅是一条行走的路径,也象征着过往与未来的交替,以及人生旅途中的离合。

“谩道征轮怜下国”一句,诗人借用了“征轮”这一意象,指的是远行的车辆或船只,暗示了离别之人即将踏上旅途,前往远方。这里的“怜下国”可能暗含对远方国家或地方的思念与关怀,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旅途平安的祝愿。

最后一句“彤云咫尺望神京”,将视角拉回现实,通过“彤云”(红色的云彩)这一意象,描绘了送别者在离别之际,虽身处咫尺之间,却仿佛遥望京城,寄托了对远方的向往与期待。这里的“神京”可能指代京城或理想中的地方,象征着追求与梦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表达,成功地捕捉了离别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过去的留恋,也有对未来的憧憬,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与哲理思考。

作者介绍
范景文

范景文
朝代:明

范景文(1587年—1644年),明末殉节官员。字梦章,号思仁,别号质公,河间府吴桥(今属河北)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破宣府,烽火逼京师,众臣请帝南幸,范景文劝帝“固结人心,坚守待援”,不久崇祯自缢。范景文留下遗书曰:“身为大臣,不能灭贼雪耻,死有余恨。”后赴双塔寺旁的古井自杀。赠太傅,谥文忠。著有《大臣谱》、《战守全书》。
猜你喜欢

围棋

饱食端居暇,披襟弈思专。

雕盘蜃胫饰,帖局象牙缘。

裂地四维举,分麾两阵前。

攒眉思上策,屈指计中权。

劲卒衡围度,奇军略地旋。

鱼鳞张九拒,鹤翅拥三边。

逐征何待应,争锋岂厌先。

双关防易断,只眼畏难全。

将骄多受辱,敌耻屡摧坚。

骤睹成为败,频看绝更连。

许知愁越复,恤弱贵邢迁。

诽俗韦弘嗣,邀名葛稚川。

分阴虽可重,小道讵宜捐?

相公摧屐日,樵客烂柯年。

唐尧犹不弃,孔父尚称贤。

博术存书录,壶经著礼篇。

寄言陆士衡,无嗤王仲宣。

(0)

寄公禄

海内新诗久不闻,东楼高卧思纷纷。

窗含竹色清如许,人比梅花瘦几分。

银烛翠壶歌白苧,画船春水载红裙。

昔年乐事俱陈迹,愁对孤灯更忆君。

(0)

舟过钱塘有感

钱塘江上水悠悠,落日扁舟送客愁。

云气欲含千嶂雨,潮声远带大江流。

征帆且复停洲渚,晚饭应须上柁楼。

见说西湖载歌舞,春风不似旧时游。

(0)

旅怀

水竹晚萧萧,深溪度石桥。

捲帘秋不隔,迎扇暑全消。

草长飞平燕,槐疏落暗蜩。

樵村带鱼艇,小隐不须招。

(0)

雪湖老人墨梅

湘江水落零雨丝,罗浮遥遥梦难期。

华光一逝孤标绝,貌得寒梅第一枝。

肌肤绰约如冰雪,翠袖轻盈弄明月。

篱根竹外无人知,瘦影横波共清绝。

刘生刘生老弥壮,半幅轻绡传意匠。

剡溪美人襟抱奇,对此悠然得真赏。

披图飒飒生微风,春入寒岩雪渐融。

恍疑身向孤山道,十里林峦香雾中。

(0)

题吴翁画竹

丈人手持一幅竹,墨素淋漓笔花秃。

萧飒如闻风雨来,琅玕似待鸾凰宿。

此翁清节亦不群,直如此竹高出云。

岁寒雨雪但僵卧,何可一日无此君。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