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唐律寄呈父凤山提举·其十》
《唐律寄呈父凤山提举·其十》全文
宋 / 汪元量   形式: 古风

自笑儒衣世法疏,穷愁何日得伸舒。

一从挟策来燕地,几拟陈情乞鉴湖。

风雨凄凄鸿雁瘦,雪霜凛凛鹡鸰孤。

湘江楼上无憀甚,不见吴山似画图。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汪元量所作,名为《唐律寄呈父凤山提举(其十)》。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现实的不满。

“自笑儒衣世法疏,穷愁何日得伸舒。”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身穿儒家服饰,却无法施展学问、缓解心中的忧虑和贫困的苦恼。儒衣代表的是传统的文化和道德追求,而世法疏则是说这些规矩已经变得陈旧不再适用,穷愁则是诗人内心深处的焦虑和无奈。

“一从挟策来燕地,几拟陈情乞鉴湖。” 挟策意味着携带书籍或文卷,燕地即指北方地区,尤其是当时的都城。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怀揣着治国安邦之策来到北方,想要陈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却又感到困难重重。

“风雨凄凄鸿雁瘦,雪霜凛凛鹡鸰孤。” 这两句描绘了一个寒冷萧索的自然景象。风雨凄凄,鸿雁(大雁)看起来也很瘦弱;雪霜(初霜)凛凛,鹡鸰(一种鸟名)显得格外孤独。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描写,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冷清和孤独感。

“湘江楼上无憀甚,不见吴山似画图。” 湘江指的是湖南省的一条河流,楼上则是诗人所处之地。这里表达的是诗人在高楼上眺望,却感觉不到任何快乐,因为他看不见远方的吴山(今江苏、浙江一带),就像是在欣赏一幅画卷一样。这既表现了对远方美景的向往,也透露出诗人对于现实生活的不满和逃避心理。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他的忧虑、孤独感以及对理想的渴望。同时,诗中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古典诗歌。

作者介绍
汪元量

汪元量
朝代:宋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咸淳(1265年~1274年)进士。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善鼓琴供奉内廷。元军下临安,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留大都,侍奉帝后。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囚禁狱中,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常去探望,两人以诗唱和,互相激励,结下了深厚情谊。
猜你喜欢

题青文萧与靖归兴图

蔼蔼溪上云,苍苍镜中树。

萧散林下人,行吟有佳趣。

邂逅立松阴,盘桓不能去。

流水长无声,仙源渺何处。

拂袖归去来,南山起烟雾。

(0)

咏诸葛武侯

南阳诸葛公,隆中卧不起。

玄德三顾之,情好犹鱼水。

鼎足势既成,出师志未已。

炎灰不复燃,大星当营坠。

如何建安后,正闰昧前史。

紫阳举颓纲,昭烈著汉纪。

君臣大义明,书法春秋比。

(0)

子夜歌·其二

鸡鸣望东方,冥冥曙未开。

何意催租吏,咆哮入门来。

(0)

江南曲三十首·其二十一

竹长长有枝,帨长长有须。

与君结连钱,缠绵当似之。

(0)

赠任伯古居士一首

觉海遥乘般若舻,褐衣常挈智光珠。

不于尘界求三岛,别有乾坤具一壶。

河上丈人章句妙,华严居士性情孤。

云踪去住元无定,肯共遗民结社无。

(0)

对竹轩下一首

山人种竹当清轩,攀弄脩篁心洒然。

春摇红日醉芳醑,夜扫明河横素弦。

泠风萧飒听来好,翠影婵娟对可怜。

平生制得玄洲曲,借尔吹箫秦女边。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