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须初揭。正社日停针,窗风鸣铁。
懒自梳妆,乱挽鬟儿非滑。
追想昨宵瞥见,有多少、动情谁说。
枉在屏风背后,立歪罗袜。听玉人言去苦难泄。
任树上黄莺叹离别。强欲排余恨,反寸肠悲裂。
试使侍儿挽住,想未离、画桥东折。
传道行踪已远,但垂杨烟结。
虾须初揭。正社日停针,窗风鸣铁。
懒自梳妆,乱挽鬟儿非滑。
追想昨宵瞥见,有多少、动情谁说。
枉在屏风背后,立歪罗袜。听玉人言去苦难泄。
任树上黄莺叹离别。强欲排余恨,反寸肠悲裂。
试使侍儿挽住,想未离、画桥东折。
传道行踪已远,但垂杨烟结。
这首元代无名氏的《孤鸾》是一首抒写闺中女子孤独寂寞心情的词作。开篇以“虾须初揭”描绘清晨时光,暗示主人公独自醒来,窗外风吹铁器声引起她的思绪。她慵懒地不愿打扮,随意挽起发髻,流露出内心的落寞。
“追想昨宵瞥见,有多少、动情谁说”表达了对往昔美好瞬间的回忆,然而无人能理解她的情感。她躲在屏风后,凝视着罗袜,更显孤独。“听玉人言去苦难泄”一句,暗示了她可能曾听到远方恋人的言语,却无法排解心中的愁苦。
接着,黄莺的啼叫唤起离别的哀伤,她试图压抑悲伤,但反而让内心更加痛苦。她命令侍女挽留,想象爱人已经离开,可能在画桥东折,画面凄凉。最后,词句以“行踪已远,但垂杨烟结”收尾,形象地描绘出女子眼中的离别场景,只剩下垂柳轻烟,象征着无尽的思念和失落。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生动的景物描绘,展现了女子在孤独中的深深情感,具有浓厚的元曲特色。
五月炎风扇长夏,黄埃扑面湖堤下。
山水娱人未拟归,撷兰轩里看图画。
中峰九叠开芙蓉,春云盘盘上高松。
苔径未逢秋雨屐,石楼似听霜晨钟。
飞鸿指点向何处,彷佛经行旧时路。
悬岩瑶草不知名,隔水桃花自千树。
问君此图作者谁,甬东边郎风格奇。
丹岩绿水照白雪,高兴如在钟山时。
钟山岧峣夹云起,六代繁华付流水。
芳草长怀北固游,啼莺曾识东山妓。
当时二谢声价同,登临到处遗高风。
钓鱼冲雪寒江上,骑马踏云空翠中。
只今南游归未得,日日临图看山色。
凤凰一去来何时,落日荒台暮江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