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皇御极泰阶平,阊阖宏开夜散灯。
焰吐鳌峰星万点,光摇凤阙月三更。
千官纵玩班频越,百戏争呈艺绝精。
自愧疏庸何庆幸,年年此夕荷恩荣。
圣皇御极泰阶平,阊阖宏开夜散灯。
焰吐鳌峰星万点,光摇凤阙月三更。
千官纵玩班频越,百戏争呈艺绝精。
自愧疏庸何庆幸,年年此夕荷恩荣。
这首明代夏原吉的《元夜赐宴观灯应制》描绘了皇帝在元宵节夜晚举行盛大宴会,赏赐群臣观灯的场景。首句“圣皇御极泰阶平”歌颂了皇帝的德治天下,社会稳定。接下来的“阊阖宏开夜散灯”形象地写出宫门大开,灯火辉煌的壮观景象。
“焰吐鳌峰星万点,光摇凤阙月三更”运用比喻,将灯火比作鳌峰上的繁星,月光照耀下的宫殿如凤阙摇曳,营造出华美而神秘的气氛。诗人通过“千官纵玩班频越,百戏争呈艺绝精”描绘了官员们欢庆的热闹场面和各种精彩绝伦的表演。
最后两句“自愧疏庸何庆幸,年年此夕荷恩荣”表达了诗人的感慨,虽然自己才能平庸,却能每年在这个吉祥之夜蒙受皇恩,感到无比荣幸。整首诗以宫廷盛事为背景,寓含对皇恩浩荡的感激之情,展现了明朝宫廷文化的繁荣与尊荣。
章台路。
西出重城几步。
秦楼晓、花气未明,一霎空濛洗高树。
行人半倚户。
飞去黄鹂自语。
秋千小,不系柳条,惟有轻阴约飞絮。
钿车暗相遇。
早拂拭红巾,初放鹦鹉。
闻歌犹是淋铃处。
掩面鸣筝,倚垆呼酒,东风重记旧眉妩。
报伊共歌舞。
西去。
屡回顾。
渐客舍荒凉,嘶马先驻。
玉关万里知何许。
但倦拥荒泽,瓜洲难渡。
将军垂老,望故国,夜寒苦。
绕苕城、水平坡渺,双明遥睇无际。
就中惟有鱼湾好,占得西关佳致。
杨柳外、羡泛宅浮家,当日元真子。
溪山信美。
叹陈迹犹存,前贤已往,谁会景中意。
萧闲甚,筑屋三间近水。
汀洲香泛兰芷。
清风明月知多少,肯滞软红尘里。
垂钓饵。
这春水生时,胜有桃花鳜。
烦襟净洗。
待办取轻蓑,来分半席,相对弄清泚。
秋云元自无心,那曾系得归心住。
阳关酒尽,灞桥人远,也须别去。
□□□□,□□□□,□□□□。
有哀雁声声,愁蛩切切,悄悄地、听人语。
回首琵琶旧恨,叹西风、□兴如许。
江左百年,风流云散,不堪重举。
怎得归来,樵歌互答,自相容与。
又何须□□,三五蟾光,重阳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