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国秋深。绣楹天近,坐久魂清。
溪山绕尊酒,云雾浥衣襟。
馀霞孤雁送愁眼,寄寒闺、一点离心。
杜老两峰秀处,短发疏巾。佳人为折寒英。
罗袖湿、真珠露冷钿金。
幽艳为谁妍,东篱下、却教醉倒渊明。
君但饮,莫觑他、落日芜城。
从教夜、龙山清月,端的便解留人。
泽国秋深。绣楹天近,坐久魂清。
溪山绕尊酒,云雾浥衣襟。
馀霞孤雁送愁眼,寄寒闺、一点离心。
杜老两峰秀处,短发疏巾。佳人为折寒英。
罗袖湿、真珠露冷钿金。
幽艳为谁妍,东篱下、却教醉倒渊明。
君但饮,莫觑他、落日芜城。
从教夜、龙山清月,端的便解留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景象与心境交融的画面。开篇“泽国秋深”即设定了一个沉静而深远的季节背景,接着“绣楹天近,坐久魂清”则表现出诗人在高处临风,心灵得以净化的意境。“溪山绕尊酒,云雾浥衣襟”中,“尊酒”指的是高脚杯中的美酒,而“云雾浥衣襟”则是环境与个人情感的和谐统一,水汽湿润了诗人的衣服。
“馀霞孤雁送愁眼,寄寒闺、一点离心”这里,“馀霞”指的是残余的晚霞,而“孤雁”则是天边的单只大雁,这两者共同构成了一种秋思的意象。诗人通过“送愁眼”表达了对远方或过去的怀念与不舍。而“寄寒闺、一点离心”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某种美好事物的不忍割舍。
“杜老两峰秀处,短发疏巾”中,“杜老”可能指的是唐代诗人杜甫,而“两峰秀处”则是自然山川中的佳境。“短发疏巾”则是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显示出一种超然世外的生活态度。
“佳人为折寒英”此句中,“佳人”通常指的是美丽的女性,而“为折寒英”则可能是因为秋天的到来而摘取菊花,以表达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
“罗袖湿、真珠露冷钿金”这里,“罗袖”、“真珠”都是富贵的象征,而“露冷钿金”则表现出一种清冷的质感,可能是由秋天的凉意和露水带来的效果。
“幽艳为谁妍,东篱下、却教醉倒渊明”此处,“幽艳”指的是深邃而美丽的事物或情境,而“为谁妍”则是在询问这种美景是为谁所准备的。“东篱下”可能是特定地点的描述,而“却教醉倒渊明”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沉醉与忘我。
最后,“君但饮,莫觑他、落日芜城”中,“君但饮”是在劝说对方享受当下的美酒与时光,而“莫觑他”则是让人不要过多关注外界纷扰。“落日芜城”则是一种时间流逝与历史沧桑的意象。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个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寄托的意境。
东莱龙川师道起,一时话言犹在耳。
我辈勤苦常刳心,后生懒惰自迷已。
闻君相取黄帝乡,石简中间稳上梁。
搜翘索楚寻旧学,关雎师挚声洋洋。
书惟见多在互解,食要良田宜广买。
俚翁有语人未知,酱里投盐事终在。
君不见衡庐岳麓天与灵,达士必垂千载名。
山高海深产奇物,他年古文尾壁出。
群嶂倚天傍四环,中峰受拱低伏蹲。
云锦交流紫团外,却注彭蠡如倾奔。
道阮已去丹灶冷,今代符行妖鬼静。
孔师何事亦逃儒,为爱冰林雪蒙顶。
我居无山冬不雪,只受虚空满轮月。
子能作意肯重来,更待墙东笋堪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