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翟使君挽歌·其一》
《翟使君挽歌·其一》全文
宋 / 王禹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丹旐换红旌,萧萧五马鸣。

今朝为旅榇,昨日是专城。

爱子方之蜀,遗书未到京。

贰车郊外送,挥泪满尘缨。

(0)
注释
丹旐:黑色的丧旗。
红旌:红色的灵幡。
萧萧:形容马匹的哀鸣声。
五马:指送葬的五匹马。
旅榇:运送的灵柩。
专城:独掌一方城池。
爱子:疼爱的儿子。
蜀:四川。
遗书:遗留的书信。
贰车:负责护送灵柩的车辆。
郊外:郊外的路途。
挥泪:流泪。
尘缨:指驾车者头上的尘土。
翻译
黑色的丧旗换成了红色的灵幡,马匹发出低沉的哀鸣声。
今天是为他运送灵柩,昨天他还独掌一方城池的重任。
疼爱的儿子刚去往蜀地,他的遗书还未送到京城。
车队在郊外悲痛地护送,泪水模糊了眼中的尘土。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翟使君离别之情,通过细腻的景物与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其不舍和怀念之情。

"丹旐换红旌,萧萧五马鸣。" 开篇即以鲜明的画面刻画出使君离去的壮观场景。"丹旐"指的是车盖,"红旌"则是军旗,这两者之交替,象征着权力与仪式的转换,而"萧萧五马鸣"则传达了即将出发或刚刚离去的紧迫感和急促声响。

"今朝为旅榇,昨日是专城。" 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时间流转与空间变迁的感慨。在这里,“旅榇”指的是行军用的床铺,而“专城”则是一种军事防御设施的名称,两者的对比凸显了使君身份从稳定到流动的变化。

"爱子方之蜀,遗书未到京。" 这里透露出使君有家眷在蜀地,但其亲笔书信尚未送达京城。这不仅是对使君个人生活的一种揭示,也让读者感受到距离所带来的隔阂和思念。

"贰车郊外送,挥泪满尘缨。" 最后两句则描绘了作者在郊外为使君送行的情景。“贰车”即是随从的车辆,而“挥泪满尘缨”,则直接表达了作者的不舍与哀伤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环境、时间和情感的精细描绘,展现了一场别离中的悲壮与深情。

作者介绍
王禹偁

王禹偁
朝代:宋   字:元之   籍贯: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生辰:954—1001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史学家。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至黄州,故世称王黄州,后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
猜你喜欢

闻雁

万里黄沙白草秋,行人归及楚江头。

从知汝亦伤心者,来自燕云十六州。

(0)

夜凉

依人小鸟作窠低,二月成雏翅未齐。

不道稚蛇宵尽噬,枉传义鹘杜亲题。

有情命是微生苦,举世天疑大浸稽。

事有不平如此众,夜凉星点坐花西。

(0)

下山

路似腰绳缒太清,蜗黏苔壁屋三楹。

人从之字盘空下,流水声中大蟹行。

(0)

绝顶望雪山

兹山横地脊,一白界天光。

雪外知何国,峰尖划彼苍。

遗编探博望,循路认巴塘。

日落无人处,黄金镀大荒。

(0)

纪事十一首·其三

海风吹处尽浮云,月蚀瑶台色色昏。

谁识卅年辛苦力,老来含泪入斯门。

(0)

三十诗史·其一

钟山王气闇龙兴,竞有冰棺傍孝陵。

不可以仙宁事鬼,罔谙于佛大驱僧。

羞操尺匕从龙野,愿裹名花葬马塍。

细检梁陈残稿子,六家人物可同称。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