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祠堂古处留,胶山北麓几经修。
捐田允念尊贤意,配享无忘报德由。
二姓蒸尝昭国典,两朝芳节共泉流。
至今仰止犹兴起,读罢碑文思更悠。
丞相祠堂古处留,胶山北麓几经修。
捐田允念尊贤意,配享无忘报德由。
二姓蒸尝昭国典,两朝芳节共泉流。
至今仰止犹兴起,读罢碑文思更悠。
这首诗描绘了对历史人物的纪念与追思。首句“丞相祠堂古处留”,点明了祠堂作为纪念丞相之地的历史悠久。接着,“胶山北麓几经修”描述了祠堂所处地理位置以及经过多次修缮的历史痕迹。
“捐田允念尊贤意”一句表达了人们对于先贤的尊敬与怀念,通过捐赠土地来表达对他们的敬仰之情。“配享无忘报德由”则强调了不忘先贤之恩,铭记其功德。
“二姓蒸尝昭国典”提到祭祀活动遵循国家典制,体现了对传统礼仪的尊重。“两朝芳节共泉流”则可能是指两位先贤在不同朝代的荣耀与节操如同泉水般长流不息,象征着他们的精神永存。
最后,“至今仰止犹兴起,读罢碑文思更悠”表达了后人对先贤的敬仰之情依旧强烈,阅读碑文时思绪悠远,充满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与思考。整首诗通过对祠堂及其祭祀活动的描写,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与怀念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传统礼仪和道德精神的传承与反思。
太虚自是隔凡尘,惟恨神霄事不真。
泥马空遗玄圣像,池鱼恐是小龙身。
久知天上仙官贵,不救山中道士贫。
旧宅固应存太史,徽称早已号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