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归去来集字十首,并引·其四》
《归去来集字十首,并引·其四》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云岫不知远,巾车行复前。

仆夫寻老木,童子引清泉。

矫首独傲世,委心还乐天。

农夫告春事,扶老向良田。

(0)
注释
云岫:云雾缭绕的山峦。
巾车:驾车。
行复前:继续前行。
仆夫:仆人。
老木:古老的树木。
清泉:清澈的泉水。
矫首:抬头。
傲世:傲视世间。
委心:顺从内心。
乐天:享受大自然的快乐。
农夫:农夫。
告春事:报告春天的消息。
扶老:扶着老人。
良田:肥沃的田地。
翻译
云雾缭绕的山峦看不清远方,驾车继续前行。
仆人寻找古老的树木,童子引领清澈的泉水。
我抬头傲视世间,顺从内心享受大自然的快乐。
农夫报告春天的消息,我扶着老人走向肥沃的田地。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自然美景和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的诗。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简洁而生动。

"云岫不知远,巾车行复前。"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不受尘世羁绊的情怀。云岫是山名,这里用来指代山峰的高远。而“巾车”则是一种简便的交通工具,“行复前”表明诗人在自然中自由自在地漫游,没有目的地,享受着大自然赋予的一切。

"仆夫寻老木,童子引清泉。"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图景。“仆夫”是古代对年纪较大的男仆的尊称,“寻老木”可能意味着他们在寻找那些经历了岁月洗礼、年岁悠久的大树。而“童子引清泉”则展示了纯真无邪的孩子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他们在引导清澈的泉水,似乎是在玩耍中学习着生命之泉的宝贵。

"矫首独傲世,委心还乐天。"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俗、自信不凡的心态。“矫首”意指头颅高昂,“独傲世”则是对世间万物的超然态度。而“委心还乐天”则是将自己的心志托付给自然,从而获得内心的平和与快乐。

"农夫告春事,扶老向良田。" 最后两句展现了诗人对于农业生活的赞美。“农夫告春事”意味着农民们在春天开始他们的耕种工作,而“扶老向良田”则描绘了一幅老人被扶持着前往肥沃良田的温馨画面,体现了对土地的尊重和对生命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之美和田园生活之乐的描述,表现了诗人对于超然物外、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的向往。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和后村记颜一首

精神归阿堵,一点定如何。

问景论蛇跗,吹毛笑鸟窠。

鬓知谁甚似,音比旧尤讹。

但拥维摩几,时时阅贝多。

(0)

田园杂兴·其三

郊迎犹待一番风,主相那能不愧容。

纵道东还心事白,更须定洛乞明农。

(0)

读刚悯程公祠堂碑作

抗对公何勇,留芳泣血编。

死能名百世,生不解千年。

官岂云无长,吾诚耻独全。

堂堂英烈在,遗像旧江边。

(0)

空斋

寒镫照疏竹,栖禽时复惊。

默坐空斋夜,寂寞道心生。

(0)

秋日庐陵送杜子野还摄钟陵纠掾

暂见还分手,谁能不黯然。

去帆芦叶浦,别酒菊花天。

他日思良会,空囊检赠篇。

钟陵有雁过,莫忘尺书传。

(0)

酬故人见赠

湘江南去少人行,瘴雨蛮烟白草生。

谁念梁园旧词客,桄榔树下独闻莺。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贾凫西 蔡卞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