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竹博亲欢,不异儿时马。
历尽沧桑见太平,此乐谁知者。
一发楚人歌,千绕吴宫瓦。
琴韵书声偶间之,绮丽余波也。
骑竹博亲欢,不异儿时马。
历尽沧桑见太平,此乐谁知者。
一发楚人歌,千绕吴宫瓦。
琴韵书声偶间之,绮丽余波也。
这首诗以儿童骑竹马的欢乐场景开篇,唤起对无忧无虑童年时光的回忆,"骑竹博亲欢,不异儿时马",形象生动,富有生活情趣。接着诗人感叹历经世间变迁后,能见证国家太平的不易,"历尽沧桑见太平,此乐谁知者",流露出对当今安定生活的感慨和珍视。
接下来的"一发楚人歌,千绕吴宫瓦",通过歌声与历史遗迹的描绘,展现出地域文化的交融和历史的深远影响。最后两句"琴韵书声偶间之,绮丽余波也",将琴音与书香交织,比喻为历史长河中的美丽涟漪,寓意文化传承的绵延不断。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个人经历与历史背景相结合,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赞美和对传统文化的敬仰,语言朴素而意境深远。汪东作为清末近现代初的词人,其作品体现了那个时代的文化风貌和个人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