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唐律十首·其六》
《唐律十首·其六》全文
宋 / 方岳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老去脚犹轻,吟边不杖行。

孤亭深野色,高木易秋声。

岁事才中熟,山居亦太平。

不辞遭泥饮,谨勿杀能鸣。

(0)
翻译
年迈但脚步依然轻盈,吟诗时无需倚杖而行。
独自一人在幽深的野亭,高大的树木容易听见秋的声音。
庄稼年景刚到丰收时,山居生活也平静安宁。
我不会拒绝在泥泞中行走,但请不要捕杀那些会鸣叫的动物。
注释
老去:年迈。
脚犹轻:脚步依然轻盈。
杖:拐杖。
行:行走。
孤亭:孤独的亭子。
深野色:幽深的野外景色。
高木:高大的树木。
秋声:秋天的声音。
岁事:年景。
中熟:刚好成熟。
山居:山间居住。
太平:安宁。
不辞:不拒绝。
遭泥饮:在泥泞中行走。
谨勿:请不要。
杀能鸣:捕杀会鸣叫的。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了对自然之美与人生哲理的诗歌,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位老者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

“老去脚犹轻”表达了老者虽然年事已高,但行动依旧矫健,这种生机勃勃的生命力是非常令人赞叹的。而“吟边不杖行”则描绘出老者在自然中漫步时,即便没有拐杖的支持,也能自如地前行,显示了他与大自然之间和谐而深厚的关系。

接下来的“孤亭深野色,高木易秋声”则是对景色的描绘。孤亭在深邃的野外,是老者静坐之所,而四周的高树随着季节的变化轻轻地发出声响,这些都是自然界中的细微之处,却被老者捕捉并珍视。

“岁事才中熟,山居亦太平”则是老者的感慨。岁月匆匆,但在这宁静的山中,时间仿佛变得缓慢和成熟,每一天都是那么安详与平和。

最后,“不辞遭泥饮,谨勿杀能鸣”表达了老者对生命尊重的态度。即使是沐浴在泥泞之中,也不愿伤害任何能够歌唱的生命,这种对万物生灵皆需珍爱的观念,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体现。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智慧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方岳

方岳
朝代:宋   字:巨山   号:秋崖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生辰:1199~1262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猜你喜欢

探春慢.春夜

斗帐灯红,翠尊酒绿,洞户云罗缥缈。

角枕栖鸳,香篝爇麝,竟是承平年少。

拚放他春去,怎不把、春愁放掉。

坐看蜡炬成灰,西窗钟动清晓。残梦几回萦绕。

趁密约风流,后堂春好。

凤管幺弦,象棋双陆,次第莫教忘了。

几许行云处,鬓丝拂、暗尘吹帽。

惆怅鹃声,三更低唤春老。

(0)

春日见豫樟落叶有感

豫樟凝绿雪霜中,何事春来一转蓬。

自是新条更旧叶,不关摇落是东风。

(0)

田舍早起

东林鸟鸣风萧萧,西林月落星寥寥。

老翁开门饭牛起,绿苗满田白水摇。

(0)

罗明道载酒出江寺与旷伯逵痛饮经夕而去因共赋诗为别得江字

白发罗含偏好客,冲泥载酒出林矼。

来寻僧子烟霞地,醉卧山人云雾窗。

薜荔晴沙深晚径,芙蓉疏雨满秋江。

独怜此去青峰隔,城府何由更识庞。

(0)

出社下岭望九洲流陂稻田可爱

渡岭望平田,人家隐翠烟。

村墟自鸡犬,风物似神仙。

晚树依沙立,秋粳带水眠。

几时驱两犊,投迹此安廛。

(0)

题墨鹰

莫氏写翎毛,精神故自豪。

轩然苍隼立,郁彼北林高。

急想追星火,轻疑掣旋绦。

向来飞动意,感激使心劳。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