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灯黯黯月明明,院冷楼寒梦不成。
离恨已无肠可断,谁家犹送断肠声?
孤灯黯黯月明明,院冷楼寒梦不成。
离恨已无肠可断,谁家犹送断肠声?
这首《枕上闻笛》由清代诗人沈荣俊所作,描绘了一幅深夜孤寂、思绪万千的画面。诗中通过“孤灯”、“黯黯月明”、“院冷楼寒”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清、幽静的氛围,让人仿佛能感受到诗人的孤独与寂寞。
“孤灯黯黯月明明”,开篇即以对比手法,将孤灯的微弱与月光的明亮形成鲜明对照,不仅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外界的明亮形成反差,强化了孤独感。
“院冷楼寒梦不成”,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与寒冷的感觉。在这样的环境下,即使是梦也无法成真,更增添了诗人的无奈与失落。
“离恨已无肠可断”,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深深哀愁,即使再深的情感,也似乎已经无法再触动内心的痛楚,流露出一种情感耗尽的疲惫。
最后,“谁家犹送断肠声?”一句,以问句形式,将诗的情绪推向高潮。在如此寂静的夜晚,却传来令人心碎的声音,这声音仿佛是对诗人内心深处情感的共鸣,又或是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引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对环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夜难以入眠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远方亲人或故人的深切思念,语言简洁而富有感染力,情感真挚动人。
带松径曲,噀雨香,依然旧赏花尊。
招隐山泉,著寒衣袂,秋空四眺无邻。
岁华苦辛,但去来、风蝶逡巡。
便闲闲、过了重阳,素心惟有独醒人。
休道故园清事,对荒台落日,帽底篱根。
逢节家遥,量金身贵,芳华共惜能贫。雁回断闻。
想泛红、不渡疲津。寄相思、意亦无多,枕囊留梦熏。
绣篱淡菊,怨粉烟,无人漫理秋妆。
廊断蜂喧,渚清禽睇,一般为了重阳。醉题懒商。
怕旧情、无此凄凉。
记年时、梦落家园,种花招蝶展寒塘。
曾约翠微高处,叹危梯百尺,暗蘸愁觞。
悬酒车遥,停云歌尽,孤游自力能强。待寻钓梁。
只未成、归隐江乡。向宵深、照野星河,下鸿犹带霜。
蘅皋不度佩响。飞梦成来往。
画里楼台换,迷金碧,千波晃。鸥鹭知怅惘。
天机锦,未了云霞想。影娥上。
含情怕问,玉容别久无恙。
夕阳芳草,误了红衣双桨。香色年年送去浪。休忘。
踏摇归路妍唱。
萦尘罢舞。弄线缕睡迟,春窗疑曙。
露井夜寒,乱落桃花如红雨。横波啼染蛟龙杼。
寄遥怨、羁雌残树。玉颜争月,随君照转,镜花休蠹。
知否。蟾蜍漏促,探芳径、暗引浅莎微步。
怕近翠帘,一尺春风,银钩阻。屏山幽梦盘蛇路。
唤孤凤、行烟来去。病容扶起犀帷,刺桐又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