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园栖翠微,僧去白云归。
借问谁殊胜,一龛花雨霏。
给园栖翠微,僧去白云归。
借问谁殊胜,一龛花雨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远的山林图景。首句“给园栖翠微”以“给园”点明地点,暗示出一个隐逸之所,“栖翠微”则生动地描绘了园中绿意盎然、云雾缭绕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次句“僧去白云归”,通过僧人的离去与白云的归来,巧妙地构成了一幅动态的画面,既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山林的静谧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僧人的离去,或许象征着世间的纷扰与尘埃被暂时放下;而白云的归来,则仿佛是大自然对这份宁静的回应,增添了画面的诗意和禅意。
后两句“借问谁殊胜,一龛花雨霏”,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以“借问”开篇,似乎在询问世间何者最为殊胜,引人深思。接着,以“一龛花雨霏”作为回答,将视觉、听觉与触觉融合在一起,描绘出一幅花雨飘落、香氛弥漫的景象,既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心灵纯净状态的向往。这里的“龛”字,不仅指佛教中的供奉之处,也暗含着内心的避风港之意,表达了诗人寻求精神寄托和内心平静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山林之美、自然之静以及心灵之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君家画舫如画阁,日载笙歌呼客游。
太湖风波不可渡,停桡洗盏淩沧洲。
水心落花烂五色,云头芙蓉攒万虬。
晴空滉漾走白日,烟峦髣髴迷琼楼。
陶朱鲁望已仙去,夫差勾践空荒丘。
古今乐事复我辈,湖山不管兴亡愁。
醉乘鳌背上九汉,一粟下?三吴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