徙倚高台暮,凭栏忆昔贤。
风流皆绝代,身世正萧然。
虚阁下残照,平湖澄远天。
徘徊未归去,镫火破疏烟。
徙倚高台暮,凭栏忆昔贤。
风流皆绝代,身世正萧然。
虚阁下残照,平湖澄远天。
徘徊未归去,镫火破疏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登高,眺望远方的情景,充满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与对自身命运的感慨。首句“徙倚高台暮”点明了时间与地点,夕阳西下,诗人站在高台上,心情复杂。接着“凭栏忆昔贤”,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贤人的追思,暗示了自己与古人之间的精神联系。
“风流皆绝代,身世正萧然”两句,既赞美了古代贤人的风采,也流露出诗人对自己身世的感慨。这里的“风流”不仅指人物的才华与魅力,也暗含了一种理想化的追求与现实的落差。“绝代”一词强调了这种超越时代的卓越,而“身世正萧然”则揭示了诗人面对现实时的孤独与落寞。
“虚阁下残照,平湖澄远天”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壮丽的画面,阁楼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空灵,湖面平静,远处的天空清晰可见,这样的景象既是自然美景的展现,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投射,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对外界纷扰的超脱。
最后,“徘徊未归去,镫火破疏烟”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美景之中,但心中却难以平静,似乎在犹豫是否要离开这静谧之地。这里的“镫火破疏烟”既描绘了灯火照亮薄雾的景象,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选择,是否继续沉浸于这份宁静,还是回归尘世的喧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和自我命运的深刻思考,情感丰富,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当年睡里闻香,阿谁唤做花间瑞。
巾飘沈水,笼熏古锦,拥青绫被。
初日酣晴,柔风逗暖,十分情致。
掩窗绡,待得香融酒醒,尽消受、这春思。
从把万红排比。想较伊、更争些子。
诗仙老手,春风妙笔,要题教似。
十里扬州,三生杜牧,可曾知此。
趁紫唇微绽,芳心半透,与骚人醉。
澡身乎书圃,晞发于礼园。
静中观我生,父乾而母坤。
宁不自爱重,日夕声利昏。
前脩亦人耳,而我何沄沄。
飘流众浊间,我者能几存。
人言千丈清,不如一寸浑。
吾方洗吾耳,尔舌宁可扪。
人情习华竞,何啻于乞墦。
此固吾不能,归袖风翻翻。
寘矣勿复道,荷锄过前村。
吾生如征鸿,岁月如脱兔。
江上烟雨寒,花老春已暮。
肯辞白发亲,我盖坐贫故。
文章未得力,儒冠岂余误。
至能我辈人,未随时俗恶。
青灯竹窗底,健论时一吐。
风雷万马奔,沧溟百川赴。
策名藉奉常,颜色若有迕。
堂堂湖海豪,岂供折腰具。
欲于我乎馆,西山美无度。
谨勿袖笏来,恐犯西山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