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台前看明月,姓名从此落人间。
西风昨夜吹庭树,又逐閒云过别山。
凤凰台前看明月,姓名从此落人间。
西风昨夜吹庭树,又逐閒云过别山。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楼远眺的情景,充满了深沉的哲理与淡淡的哀愁。
首句“凤凰台前看明月”,以凤凰台为背景,明月为引子,营造出一种高雅而神秘的氛围。凤凰台,常被视为吉祥之地,此处借以象征诗人内心的向往与追求。明月则代表了纯洁、静谧与永恒,预示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次句“姓名从此落人间”,是诗人情感的转折点。在经历了凤凰台前的超脱与宁静之后,他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与身份,从理想世界回归到现实之中。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世间万物本质的一种深刻洞察。
接下来,“西风昨夜吹庭树”,通过自然界的景象变化,暗示时间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西风,常与秋天联系在一起,象征着季节的更迭和生命的轮回。庭树随风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让诗人不禁回想起往昔的时光。
最后,“又逐闲云过别山”一句,将画面推向了更加广阔的天地。闲云自由自在,随风飘荡,象征着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而“过别山”则意味着诗人的心灵之旅,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不断探索与寻找。这一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也隐含了对人生旅程中不断变化与成长的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自我认知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独到见解。
论事不欲如戎兵,欲如衣冠佩玉严重而宽平。
作文不欲如组绣,欲如疏林茂麓窈窕而敷荣。
桢干盍亦烦绳墨,滋味何如馀典则。
吾宗受才万人敌,排空所向无遗力。
亲丧三年面漆黑,交情一语千金璧。
明朝不爨鼾撼壁,裘马借人无德色。
作掾闽山可踪迹,拟将秉秆空螟?。
相君有令民未得,勿问堂高若干尺。
春江瀰渺风张席,欲言江水何终极。
贫贱相依鬓毛白,吾可雷同名送客,浩歌未放情弥激。
君看风雅诗三百,亦有初章三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