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苍烟,忆醉翁椽笔,曾记东园。
高台画舫安在,风物依然。
重阳近也,觅黄花、共倚危栏。
枫林外,澄江如练,寒鸦千点飞翻。
颇怪并州旧尹,早蒪鲈梦断,偃卧邱樊。
故乡乌衣门巷,衰草荒阡。
干戈满地,何从问、盘谷斜川。
君笑曰、无如此处,濠梁秋水之间。
白露苍烟,忆醉翁椽笔,曾记东园。
高台画舫安在,风物依然。
重阳近也,觅黄花、共倚危栏。
枫林外,澄江如练,寒鸦千点飞翻。
颇怪并州旧尹,早蒪鲈梦断,偃卧邱樊。
故乡乌衣门巷,衰草荒阡。
干戈满地,何从问、盘谷斜川。
君笑曰、无如此处,濠梁秋水之间。
这首词由宋琬创作于清代,描绘了秋日漫步城隅的情景,追忆了欧阳修在真州东园的往事。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展现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叹。
首先,“白露苍烟”开篇即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静谧的氛围,仿佛引领读者步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接着,“忆醉翁椽笔,曾记东园”,通过回忆欧阳修的文采与事迹,将读者带入历史的长河之中,感受文学的魅力。
“高台画舫安在,风物依然”两句,既是对过去美好景象的怀念,也是对当下环境的感慨。随着时间的流逝,曾经的高台画舫或许已不复存在,但自然风光依旧美丽,引人遐想。
“重阳近也,觅黄花、共倚危栏”描绘了重阳节时,人们登高赏菊的场景,体现了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而“枫林外,澄江如练,寒鸦千点飞翻”则以枫叶、江水和飞鸟为元素,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秋日画卷,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和谐。
接下来,“颇怪并州旧尹,早蒪鲈梦断,偃卧邱樊”几句,通过对比欧阳修的仕途与归隐生活,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功名与自由之间矛盾的思考。欧阳修曾有“蒪鲈梦断”的感慨,意味着他放弃了官场的荣华,选择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自在。
“故乡乌衣门巷,衰草荒阡”描绘了故乡的景象,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干戈满地,何从问、盘谷斜川”则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最后,“君笑曰、无如此处,濠梁秋水之间”以对话的形式结束,通过“君”的笑声,传达出对眼前景色的喜爱与满足,同时也暗示了对欧阳修所追求的生活方式的认同与赞赏。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作品。
仰山作梦梦未醒,噡语如今转更乔。
识得渠侬穷伎俩,跨门先倒用藤条。
一间茅屋傍溪斜,三径荒于靖节家。
但得鹤粮随分足,更须锄月种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