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蒋院判家山水图》
《题蒋院判家山水图》全文
明 / 陈琏   形式: 古风

大峰小峰堆翠鬟,景致好似龙潭山。

桃花流水远廛市,昔有仙人来炼丹。

一朝功成簉鹓斑,屡承恩宠瞻天颜。

良方岂但传金匮,妙剂应能苏世瘝。

胡为仙游竟不还,空见野墅留人间。

董氏杏林原自好,苏家橘井何尝乾。

映门森森总桥梓,绕砌烨烨皆芝兰。

凭谁写归图画看。满眼云气生层峦。

书香绵延庆泽远,医院有子称能官。

我怀仙人不复见,几回对此增长叹。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蒋院判家中山水图的壮丽景象。诗中以“大峰小峰堆翠鬟”开篇,巧妙地将山峰比作女子的发髻,形象地描绘出山峦的青翠与秀美。接着,“景致好似龙潭山”,进一步强调了这幅山水图的自然之美,仿佛置身于名山大川之中。

“桃花流水远廛市,昔有仙人来炼丹”两句,引入了仙人炼丹的传说,增添了画面的神秘色彩,同时也暗示了此地的灵异之气。随后,“一朝功成簉鹓斑,屡承恩宠瞻天颜”描绘了仙人功成后的荣耀与尊贵,体现了对仙人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

“良方岂但传金匮,妙剂应能苏世瘝”表达了对仙人智慧与医术的高度赞扬,认为其不仅在医学上有卓越贡献,还能拯救世间疾苦。然而,“胡为仙游竟不还,空见野墅留人间”则透露出一丝遗憾,表达了对仙人未能长久驻留人间的惋惜之情。

后半部分转向对蒋院判家的描述,“董氏杏林原自好,苏家橘井何尝乾”引用了古代医家的典故,赞美蒋院判家如同董奉、苏耽般医术高明,造福乡里。接着,“映门森森总桥梓,绕砌烨烨皆芝兰”描绘了蒋院判家内外环境的美好,象征着知识与美德的传承。

最后,“凭谁写归图画看。满眼云气生层峦。书香绵延庆泽远,医院有子称能官”表达了诗人对这幅山水图及蒋院判家美好品德的向往与赞美,同时寄托了对蒋院判家后人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继承并发扬光大这份美好。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仙人智慧与品德的崇敬,以及对蒋院判家及其家族美好品质的颂扬,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境界的追求与向往。

作者介绍

陈琏
朝代:明

(1370—1454)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猜你喜欢

读太平广记三首·其二

月下来过徵士门,可怜桃李尽能言。

其如苦畏春风暴,可为墙东植绛幡。

(0)

怀新亭四首·其二

耘耔竞所务,乔林午风清。

嘉谷雨来长,复兹畦水平。

(0)

听微水有感四首·其三

西从徼外来,东去还归海。

徒闻朝暮声,讵识年华改。

(0)

心老得法天柱修静能道黄龙会中诸耆旧及他宗派知名士辛酉秋应供兹院刻意行道讫无应者明年夏末一日弃去将适焦山图岩以栖老焉丐余诗以行为作三绝句·其一

经年于此忍朝饥,又见秋山草木腓。

满口阳春无和者,却将锡杖向空飞。

(0)

二月二十四日至魏塘七首·其七

今朝自撒窗前栅,决眦双凫没绮塍。

便是提封无限界,不忧闽陌误东陵。

(0)

望行人·其二

登高恨不高,望远恨不见。

不见远征人,但见青山晚。

今岁雁空回,明年燕又来。

燕雁无凭讯,何用上高台。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乙支文德 洪天锡 周处 贾充 韩肖胄 孙周卿 崔子向 封彦卿 乐昌公主 孙偓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