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冠抛却遂初衣,世事何心问是非。
袖有枣梨儿女喜,门无租税吏人稀。
嘉鱼惯向晨餐具,庄蝶时从午梦飞。
春有风花秋有月,自来相赏莫相违。
儒冠抛却遂初衣,世事何心问是非。
袖有枣梨儿女喜,门无租税吏人稀。
嘉鱼惯向晨餐具,庄蝶时从午梦飞。
春有风花秋有月,自来相赏莫相违。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事务的淡泊态度。首句“儒冠抛却遂初衣”,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放弃传统束缚,追求本真自我的生活状态。接着,“世事何心问是非”一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世间纷扰的超脱,不再纠结于是非对错。接下来的“袖有枣梨儿女喜,门无租税吏人稀”两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如袖中藏有果食让孩子们欢喜,门前少有官吏打扰,生动地展现了诗人理想中的宁静和谐生活。
“嘉鱼惯向晨餐具,庄蝶时从午梦飞”两句,运用典故,以“嘉鱼”和“庄蝶”象征美好的事物和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通过日常饮食和午后的梦境,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享受与追求。最后,“春有风花秋有月,自来相赏莫相违”两句,总结了四季更迭的美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珍惜,同时也强调了顺应自然、随遇而安的生活哲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在世俗生活中保持超然态度的人生态度。
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
天外凤凰谁得髓,无人解合续弦胶。
今日西京掾,多除内省郎。
通家惟沈氏,谒帝似冯唐。
诗律群公问,儒门旧史长。
清秋便寓直,列宿顿辉光。
未暇申宴慰,含情空激扬。
司存何所比,膳部默悽伤。
贫贱人事略,经过霖潦妨。
礼同诸父长,恩岂布衣忘。
天路牵骐骥,云台引栋梁。
徒怀贡公喜,飒飒鬓毛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