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论缘业,卑卑喻群愚。
流传世代久,梯接凌空虚。
顾盻指心性,名言超有无。
捷径一以开,靡然世争趋。
号空不践实,踬彼榛棘途。
谁哉继三圣,为我焚其书。
西方论缘业,卑卑喻群愚。
流传世代久,梯接凌空虚。
顾盻指心性,名言超有无。
捷径一以开,靡然世争趋。
号空不践实,踬彼榛棘途。
谁哉继三圣,为我焚其书。
这首诗是宋代朱熹所作的《斋居感兴二十首》中的第十六首。朱熹,字元晦,号晦庵,是中国南宋时期的理学家、教育家和思想家,对后世影响深远。
诗中首先提到“西方论缘业”,可能是指佛教关于因果报应的理论,接着“卑卑喻群愚”则可能是批评那些浅薄无知的人。接下来的“流传世代久,梯接凌空虚”描述了某种思想或学说在时间长河中的传播,但似乎缺乏实质性的支撑。
“顾盻指心性,名言超有无”表达了对内心修养和超越存在与非存在的思考。“捷径一以开,靡然世争趋”可能是在批判人们追求速成之道,而忽视了深入理解和实践的重要性。
“号空不践实,踬彼榛棘途”则指出了一些人只谈论空洞的理念而不去实际行动,比喻这种行为如同在荆棘丛生的小路上艰难前行。最后,“谁哉继三圣,为我焚其书”表达了对能继承圣贤之学、去除浮华、回归实践者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朱熹对于当时社会风气的担忧,以及对真正学问和道德实践的重视。他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反对空谈和形式主义,体现了理学中注重实际、反对虚伪的哲学思想。
天山尾,万柳红,天山根,万本葱,天山之口万树松。
元气不斫五丁手,古春蟠结山当中。
中间凿空处,不见草与木。
天秘苍精泄元由,奇到峰尖刺天腹。
忽破天膜膏四流,神尧以前无此绿。
松耶峰耶两不降,松身高与峰头昂。
我来但有松挺立,积雪遍压无山光。
雪意欺松不教起,松势当空绝依倚。
气夺天山以上天,天俯接松意未已。
塞水浅深伏沙窝,山底乱流成塞河。
荒唐神物山之下,满山皱碧翻层波。
松面峰头倏向背,马力松风相进退。
万里南天树海人,直到天西泛松海。
离奇藉撑西北倾,山石粗耳松其精。
购者皮相松窃笑,卿相向我求长生。
我抚松身得石理,结交结心有终始。
雪消雪满自年年,凿尽天山松不死。
《松树塘万松歌》【清·韦佩金】天山尾,万柳红,天山根,万本葱,天山之口万树松。元气不斫五丁手,古春蟠结山当中。中间凿空处,不见草与木。天秘苍精泄元由,奇到峰尖刺天腹。忽破天膜膏四流,神尧以前无此绿。松耶峰耶两不降,松身高与峰头昂。我来但有松挺立,积雪遍压无山光。雪意欺松不教起,松势当空绝依倚。气夺天山以上天,天俯接松意未已。塞水浅深伏沙窝,山底乱流成塞河。荒唐神物山之下,满山皱碧翻层波。松面峰头倏向背,马力松风相进退。万里南天树海人,直到天西泛松海。离奇藉撑西北倾,山石粗耳松其精。购者皮相松窃笑,卿相向我求长生。我抚松身得石理,结交结心有终始。雪消雪满自年年,凿尽天山松不死。
https://shici.929r.com/shici/ds2raw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