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宣州杂诗二十首·其八》
《宣州杂诗二十首·其八》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细雨春冈滑,无因驻马蹄。

裘单怀后侣,风急过前溪。

近寺闻鱼鼓,穿林听竹鸡。

田家舂正急,炊饭待锄犁。

(0)
翻译
细雨润湿春日山岗,无法停留马蹄轻踏。
身着单衣的旅伴身后,风声急促掠过前方溪流。
临近寺庙听到鱼鼓声,穿越树林听见竹鸡鸣叫。
农夫们正忙于舂米,炊烟升起等待锄头和犁耙的到来。
注释
细雨:形容小而密的雨。
春冈:春天的山岗。
驻:停留。
马蹄:马的蹄子。
裘单:穿着皮衣或毛皮外套。
后侣:后面的同伴。
风急:风势猛烈。
急:忙碌。
过:经过。
近寺:靠近寺庙。
鱼鼓:寺庙中敲击的鱼形木鱼,用于僧人念经。
竹鸡:竹林中的鸟叫声,可能是斑鸠等鸟类。
田家:农家。
舂:用杵捣米。
炊饭:做饭。
待:等待。
锄犁:农具,锄头和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宣州杂诗二十首》中的第八首,描绘了春天山野间的情景和农耕生活的画面。首句“细雨春冈滑”,细腻地写出春雨绵绵,山岗湿滑,难以驻足的情境。接着,“无因驻马蹄”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留恋,却因路况所限无法停留。

“裘单怀后侣”一句,通过写诗人的穿着——身着轻薄的皮衣,暗示天气转凉,也流露出与同伴同行的温暖。在“风急过前溪”中,诗人通过描绘疾风吹过溪水的声音,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氛围。

“近寺闻鱼鼓”和“穿林听竹鸡”两句,以动衬静,远处寺庙的鱼鼓声和近处竹林中的鸟鸣,增添了宁静而生机勃勃的乡村气息。最后,“田家舂正急,炊饭待锄犁”描绘出农夫们忙碌的劳动场景,一派春耕时节的繁忙景象。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田园风光,以及农耕生活的真实画面,富有生活气息和季节感,体现了梅尧臣诗歌的清新自然风格。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戏简江君逸清明日移家

曲巷垂杨映杏花,清明时节客移家。

白头老子风流甚,自与文君驾小车。

(0)

龙飞亭

谢公墩下万松围,上有华亭压翠微。

五色流苏悬玉座,先皇曾引六龙飞。

(0)

寄钱良贵

桑梓连阴十里馀,三年不见意何如。

他乡对月嗟离索,故友怜君问起居。

归去山家新酒熟,向来林馆小窗虚。

高堂老母头如雪,莫惜频频斫鲙鱼。

(0)

至邵存存庵文叔兄尹舜卿舍弟景参不期而会遂同宿庵中时何仲畏留吴博士宅恨不合并也

兄弟相逢琳馆静,倚阑忽见故人来。

一时良会有如此,百岁好怀能几回。

竹屋对床宜听雨,风帘剪烛共持杯。

何郎只在兰江上,安得相携笑口开。

(0)

拟李长吉十二月乐辞·其三三月

紫箫吹月梨花老,碧云冉冉迷芳草。

药栏茧栗怯春寒,翠帐流苏护莺晓。

丽人一去音尘杳,泪洒红绡怨青鸟。

新蒲细柳自年年,曲江流恨波声小。

(0)

欲至松学连日阻雨再用韵奉简诸友

欲访蟾峰虽咫尺,潇潇风雨隔平原。

故人只在松边馆,倦客空吟竹外村。

两处离怀溪水阔,一襟幽思岭云昏。

旧栽青杏今何似,想见阴浓覆酒尊。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