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事阑珊极。更何堪、几番风雨,几番摧抑。
似绣园林谁管领,祗恨长幡无力。
但一任、封姨狼藉。
零落国香无人问,剩浮花、浪蕊争春色。
鹃啼苦,落英积。玉箫声里流年掷。
遍天涯、濛濛飞絮,绿愁红恻。
沧海沈沈碧云暮,梦里难忘故国。
问谁侍、东皇案侧。
陶令门前垂垂柳,折腰支、移傍章台植。
阑干外,月华白。
芳事阑珊极。更何堪、几番风雨,几番摧抑。
似绣园林谁管领,祗恨长幡无力。
但一任、封姨狼藉。
零落国香无人问,剩浮花、浪蕊争春色。
鹃啼苦,落英积。玉箫声里流年掷。
遍天涯、濛濛飞絮,绿愁红恻。
沧海沈沈碧云暮,梦里难忘故国。
问谁侍、东皇案侧。
陶令门前垂垂柳,折腰支、移傍章台植。
阑干外,月华白。
这首《金缕曲》由晚清诗人李岳瑞所作,描绘了春日芳菲凋零的景象,以及对时光流逝和故国之思的感慨。
开篇“芳事阑珊极”,点明了春天的繁华即将消逝的主题。接着“更何堪、几番风雨,几番摧抑”一句,以风雨摧花喻指世事无常,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无奈与哀叹。随后“似绣园林谁管领,祗恨长幡无力”两句,将园林比作绣花般精致,却无人照料,只能任由风雨摧残,表达了对无人赏识的遗憾。
“但一任、封姨狼藉”中的“封姨”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妖怪,此处借指破坏力强的风神,形象地描绘了风雨肆虐的情景。“零落国香无人问,剩浮花、浪蕊争春色”则进一步强调了美好事物的无人问津,反衬出那些看似不值一提的花朵却在春风中争艳,形成鲜明对比。
“鹃啼苦,落英积”通过杜鹃鸟的哀鸣和落花堆积的景象,渲染了一种凄凉悲苦的氛围。“玉箫声里流年掷”一句,以玉箫声比喻时间的流逝,暗示着岁月如流水般匆匆过去。“遍天涯、濛濛飞絮,绿愁红恻”描绘了满天飞絮的景象,绿叶与红花交织,既美丽又令人感伤。
“沧海沈沈碧云暮,梦里难忘故国”表达了诗人对遥远故国的深深怀念,即使在梦中也无法忘怀。“问谁侍、东皇案侧”一句,借问侍奉东皇(古代神话中的春神)的人是谁,表达了对春神的敬仰和对美好时光的渴望。“陶令门前垂垂柳,折腰支、移傍章台植”引用了陶渊明爱柳的故事,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追求。
最后,“阑干外,月华白”以月光洒在栏杆外的景象结束全词,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整体而言,《金缕曲》通过对春日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美好事物易逝以及对故国的深切怀念之情,语言优美,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情感底蕴。
翛然尘外识君庐。山翠吉田居。
中原劫火悤悤过,已侵寻、海涸桑枯。
旅逸暂容游钓,行吟漫误樵渔。故园松菊未全芜。
相别隔年余。重关一握征车迅,想岚痕、树影还如。
剩我红儿读曲,输他绿子钞书。
岁晚江关倦客,橐笔多幽绪。
天许精庐暂寄,宵烛清光映月,晨砚凉痕对雨。
秋心暗证,惟有闲庭老树。抱琴伫。图画里,堪共语。
范氏书楼剩帙,贺老祠堂断碣,远梦犹来去。
溯往迹、稀逢旧侣。
棠凋芾荫,鹤归寒郭,难忘了,烂柯处。
忽忽沧桑数度。与谁探取消息,山中杜宇。
春滟锦江,想红砑、断笺诗幅。
对节府香莲,名侣唱酬倦续。
椠铅送老,翠袖冷、终虚金屋。
比断肠集剩,细与燃脂编录。
洗墨池荒,精刊传秘,古蠹犹馥。
便增色琅嬛,绦锦艳题旧目。峨眉遭际,到今感触。
看等閒、红粉告身盈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