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滟锦江,想红砑、断笺诗幅。
对节府香莲,名侣唱酬倦续。
椠铅送老,翠袖冷、终虚金屋。
比断肠集剩,细与燃脂编录。
洗墨池荒,精刊传秘,古蠹犹馥。
便增色琅嬛,绦锦艳题旧目。峨眉遭际,到今感触。
看等閒、红粉告身盈握。
春滟锦江,想红砑、断笺诗幅。
对节府香莲,名侣唱酬倦续。
椠铅送老,翠袖冷、终虚金屋。
比断肠集剩,细与燃脂编录。
洗墨池荒,精刊传秘,古蠹犹馥。
便增色琅嬛,绦锦艳题旧目。峨眉遭际,到今感触。
看等閒、红粉告身盈握。
此诗《蕙兰芳引》由夏孙桐于清末近现代初创作,以傅沅叔所题的万历本薛涛诗为题,展现了一种深沉而细腻的情感世界。
首句“春滟锦江”,描绘了春日里锦江水波荡漾的美丽景象,暗示着诗人内心情感的波动。接着“想红砑、断笺诗幅”一句,通过想象中残破的诗纸,表达了对古代文人墨客创作的怀念与敬仰之情。
“对节府香莲,名侣唱酬倦续”描绘了诗人面对香莲,与名士们进行诗歌交流的情景,表现了文人间的深厚友谊和对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椠铅送老,翠袖冷、终虚金屋”则表达了诗人晚年的生活状态,虽有才华却未能得到应有的赏识,如同冷落的翠袖,空有金屋却无人居住。
“比断肠集剩,细与燃脂编录”一句,将薛涛的诗集比作断肠之集,表达了对薛涛及其作品的深刻理解和珍视,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自己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与坚持。
“洗墨池荒,精刊传秘,古蠹犹馥”描绘了洗墨池的荒芜,但其上刻录的诗句依然散发着古人的智慧与韵味,即使历经岁月沧桑,仍能感受到其中的香气。这不仅是对薛涛诗集的赞美,也是对古代文学遗产的颂扬。
“便增色琅嬛,绦锦艳题旧目”一句,将薛涛的诗集比作琅嬛福地,增添了色彩,重新赋予了它们鲜活的生命力,如同锦带上的艳丽题字,让旧有的诗篇焕发出新的光彩。
最后,“峨眉遭际,到今感触。看等閒、红粉告身盈握”表达了诗人对薛涛命运的感慨,以及对其作品在当今社会的影响力的认识。峨眉山是薛涛的故乡,她的遭遇至今仍令人心生感慨。诗人认为,薛涛的诗作如同红粉告身,即便在平凡的生活中也能展现出非凡的魅力。
整首诗通过对薛涛及其作品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学的深情厚意,以及对文人精神世界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