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兴十首·其二》
《杂兴十首·其二》全文
宋 / 方一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老去蹉跎万事休,襟期甚不入时流。

倦飞已作归林鸟,懒起犹如落草牛。

一点眉黄无宦况,五分头白为诗愁。

玉人期我沧洲上,未拟他年赋《远游》。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方一夔所作的《杂兴十首(其二)》,通过诗人自述老去后的感慨,展现了其对官场的厌倦与对诗歌创作的执着。

首句“老去蹉跎万事休”,开篇即点明诗人年岁已高,岁月蹉跎,一切功名事业都已停止,流露出一种无奈和失落的情绪。接着,“襟期甚不入时流”一句,表明诗人的心志与时代格格不入,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疏离感。

“倦飞已作归林鸟,懒起犹如落草牛”两句,运用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如同疲惫的飞鸟归于林间,懒散的牛卧于草地,不再追求世俗的功名利禄,而是向往自然的生活状态。

“一点眉黄无宦况,五分头白为诗愁”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眉黄暗示着因官场生涯而产生的忧愁,头白则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对时光易逝的感慨。这两句不仅表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他对诗歌创作的深情投入,即使在年华老去之时,仍为诗愁所困扰。

最后,“玉人期我沧洲上,未拟他年赋《远游》”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在宁静的沧洲之上度过余生,而不是像古代诗人那样远游四方。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未来的规划,虽未明确表示,但已有意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诗人晚年生活状态的描绘,展现了其对官场的厌倦、对自然的向往以及对诗歌创作的执着,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作者介绍

方一夔
朝代:宋

宋元之际严州淳安人,一名夔,字时佐,自号知非子。方逢辰孙。以荐领教郡庠,未几退,隐富山,授徒讲学,学者称为富山先生。有《富山遗稿》。
猜你喜欢

寄仲孚应㝛

虫臂观生非有象,马肝持论故无亲。

虚名那办星牵轭,猛士难翻日转轮。

但使琴渔从叔夜,不妨樱笋送残春。

白云凭语相思剧,三月溪山两故人。

(0)

汉宫辞四首·其二

井干楼上见飞尘,宛马新来集渭滨。

欲诏海西先涕泣,帷中谁报李夫人。

(0)

次日又阻风

暮风声已厉,入夜尤汹汹。

有如九渊底,怒起千斗龙。

吾舟系树本,几欲拔起从。

一夜枕席间,镗鎝如金钟。

晨兴无日晖,四野云逢逢。

树叶下如雨,栖鸟无复容。

岂必大木窍,空响自相舂。

吾舟一长年,拥袖衣蒙茸。

小舟自后来,所受可百钟。

笑傲舞两棹,踊跃升斜篷。

此怯岂非夫,彼勇诚可庸。

吾知任事难,坐谭第恣胸。

假令吾操舟,畏葸恐更慵。

天道不能久,既盈还当冲。

飘风明决止,朝暾望东峰。

迟行一日耳,何必责犯锋。

吾取老聃言,挫锐万物宗。

(0)

漫咏三首·其一

周道既已敝,儒术犹未沦。

暴君方代作,孟子戒思申。

得国容有之,天下必以仁。

秦法本商鞅,日以虏使民。

竟能一四海,《诗书》厝为薪。

发难以刬除,藉始项与陈。

刀笔吏相汉,法令惟所遵。

王霸杂用之,叔孙为圣人。

盛衰益隆污,治道何由醇。

焉知百世后,不有甚于秦。

天道且日变,民生弥苦辛。

所以佛法来,贤知皆委身。

超然思世外,闻见同泯泯。

(0)

念奴娇.用稼轩韵

魂销无数,正卖花天气,禁烟时节。

一缕温馨徐出梦,新换轻罗还怯。

泄柳春光,踏青期误,风雨何曾歇?

《阳关》歌阙,清明便早成别。

一任金缕偷提,宝钗私赠,鹦鹉终须说。

碧满天涯人去处,何限鹃声啼血。

银汉盈盈,相逢不远,此意休抛撇。

西风留约,黄花欣看重发。

(0)

拔蒿二绝示诸生·其一

委巷回风多暮尘,阶前老蒿长刺人。

呼童荷锸相料理,忽见庭花放锦新。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