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大仙岩,复题寺壁》
《游大仙岩,复题寺壁》全文
清 / 林占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远望峰峦画本张,钟声迢递度禅堂。

一溪沙石晴波洁,半岭松杉午气凉。

云里僧归衣带湿,花间客过屐生香。

重来胜地酣凭眺,扫壁寻诗兴更狂。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游览大仙岩时所见的自然美景与静谧氛围,以及对这一胜地的深深喜爱和感慨。首联“远望峰峦画本张,钟声迢递度禅堂”以“画本张”形象地展现了远处山峦如画卷般展开的壮丽景象,而“钟声迢递度禅堂”则通过悠长的钟声,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氛围,暗示着禅宗的深远意境。

颔联“一溪沙石晴波洁,半岭松杉午气凉”进一步描绘了自然风光的纯净与凉爽。清澈的溪水在阳光下闪烁,沙石清晰可见,展现出一种宁静之美;而半山腰的松杉在正午时分散发出凉爽的气息,为炎热的夏日带来一丝清凉。

颈联“云里僧归衣带湿,花间客过屐生香”则通过僧人归途中的衣衫湿透和过客脚下的香气,巧妙地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表现了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僧人的湿衣可能是因为在云雾中行走,而客人的屐香则是对自然之美的直接感受,两者都体现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与亲近。

尾联“重来胜地酣凭眺,扫壁寻诗兴更狂”表达了作者对这一美丽之地的留恋之情。他期待再次造访,不仅为了欣赏景色,更是为了寻找灵感,创作更多的诗歌。这句诗不仅展现了作者的创作热情,也暗示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情感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在游览大仙岩时所感受到的自然之美、宁静之境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作品。

作者介绍

林占梅
朝代:清

历史人物,是中国清朝官员。根据《重修台湾省通志》记载,他于1802年上任台湾府儒学训导,隶属于台湾道台湾府,为台湾清治时期的地方官员,该官职主要从事台湾府境内之教育行政部分,受台湾府儒学教授制约,该官职亦通常为闽籍,语言可与台湾人互作沟通,事实上,教学上也以闽语为主,官话为辅
猜你喜欢

南郊驾出

南郊清禁锁乾文,时倚斋居望瑞云。

帝辇欲来香满路,宫门乍启晓初分。

芝房桂栋圜丘殿,虎旅龙骧太乙军。

昔日杨雄空丽藻,唯将羽猎奏明君。

(0)

俨山春晓二首·其一

濛濛连夜雨,曲曲带溪山。

隔水分喧寂,经旬断往还。

天连沧海近,人比白鸥閒。

多藉东风力,吹春到闭关。

(0)

徐州洪次韵

表里山河胜,东泉复上流。

斜阳明石佛,古堞绕徐州。

溪影尤宜月,潮声不待秋。

去来风雨横,奇绝冠兹游。

(0)

陈光禄惟顺迎暾书舍四首·其三渔歌

爱听江湖调,沧浪第一声。

桃花新水浪,摇动楚王城。

得鱼沽酒处,风雨更多情。

(0)

对菊四首·其四

露委烟斜更有情,黄花紫萼太分明。

只教秋色常为主,莫遣西风怨落英。

(0)

秋日杂兴十五首·其七

八月飘零九月来,天时人事太相催。

千红万紫都看过,只有黄花与白梅。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