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漫咏三首·其一》
《漫咏三首·其一》全文
清 / 姚鼐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周道既已敝,儒术犹未沦。

暴君方代作,孟子戒思申。

得国容有之,天下必以仁。

秦法本商鞅,日以虏使民。

竟能一四海,《诗书》厝为薪。

发难以刬除,藉始项与陈。

刀笔吏相汉,法令惟所遵。

王霸杂用之,叔孙为圣人。

盛衰益隆污,治道何由醇。

焉知百世后,不有甚于秦。

天道且日变,民生弥苦辛。

所以佛法来,贤知皆委身。

超然思世外,闻见同泯泯。

(0)
鉴赏

此诗《漫咏三首(其一)》由清代诗人姚鼐创作,通过对比历史上的不同政权和治国理念,探讨了治国之道的演变与困境。

首句“周道既已敝,儒术犹未沦”,指出周朝的治理方式已经衰败,但儒家的治国思想并未完全消失。接着,“暴君方代作,孟子戒思申”描绘了暴政者的兴起,并引用孟子的警告,强调仁政的重要性。

“得国容有之,天下必以仁”表达了得到国家统治权时应秉持仁德的思想,认为这样天下才能安定。随后,“秦法本商鞅,日以虏使民”转折至秦朝,批评其严苛的法律对民众的压迫,以及焚烧《诗经》《尚书》等儒家经典。

“发难以刬除,藉始项与陈”提到秦朝的暴政引发的反抗,如陈胜、吴广起义。接下来,“刀笔吏相汉,法令惟所遵”描述了汉初的法律制度,强调法律的制定与执行。

“王霸杂用之,叔孙为圣人”指出汉朝初期采用王道与霸道相结合的治国策略,叔孙通被视为圣人。之后,“盛衰益隆污,治道何由醇”感叹治国之道在兴衰中不断变化,难以达到理想状态。

最后,“焉知百世后,不有甚于秦”提出疑问,不知百年后是否会出现比秦更严重的暴政。接着,“天道且日变,民生弥苦辛”指出自然与社会的变化,人民生活日益艰辛。最后,“所以佛法来,贤知皆委身。超然思世外,闻见同泯泯”表达了佛教的兴起,贤者投身其中,超脱世俗,寻求心灵的平静。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治国理念的对比与反思,探讨了治国之道的复杂性与挑战,以及在面对社会变迁时,如何寻找平衡与和谐。

作者介绍
姚鼐

姚鼐
朝代:清   字:姬传   籍贯:安徽桐城   生辰:nài)(1731~1815

姚鼐(nài)(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乾隆十五年(1750)中江南乡试,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授庶吉士,三年后散馆改主事,曾任山东、湖南副主考,会试同考官。三十八年(1773)入《四库全书》馆充纂修官,三十九年秋借病辞官。
猜你喜欢

梦游秦淮

风月秦淮自古清,春光淡荡柳丝轻。

桃根桃叶今犹在,不见王郎打桨迎。

(0)

感赋八首·其三山秋

记得秋高太华过,振衣绝顶瞰黄河。

金沙风疾青盘鹗,玉女烟销翠拥螺。

久客方知歧路险,閒情毕竟故园多。

何年学种陵巅黍,长柄重携扫绿萝。

(0)

秋夜不寐怀王慰三

凉宵蟋蟀鸣,不寐下阶行。

碧宇澄如洗,银河飒有声。

月高星影澹,萤暗露珠明。

料有王摩诘,吟秋夜气清。

(0)

赵忠毅铁如意歌

蚩尤张雾天弥漫,弹章衣拟铭忠肝。

清晨径向殿前奏,欲挽既倒之狂澜。

金矿银矿发已遍,嗟哉此铁不易见。

重卅六两尺半长,铭以铭辞经百练。

当时以此锄奸胥,胆落委鬼寒光舒。

风高殿上满四角,可惜如意意不如。

吁嗟乎,可惜如意意不如,王阳奉诏旋登车。

抚膺国事已如此,孤臣愿向宣州死。

宣州一去不复还,耿耿丹衷照青史。

岂惟公心劲不磨,公物亦足留山阿。

碧花归来尚无恙,见公此物如亲我公,当日一再三摩挲。

铁如意,铁如意,精金要作廊庙器,何为飘零无尺地。

(0)

和治盦四十述怀三首·其二

山川一何旷,宇宙一何悠!

丈夫志四海,良日登远游。

问君今何行,弹冠佐名州。

青松冠岩列,光气难与俦。

延目识南岭,终怀在归舟。

我不践斯境,忘彼千载忧。

自从分别来,日月有环周。

行行向不惑,邈哉此前修。

愿君谢诸子,慷慨忆绸缪。

(0)

柳梢青六月十八夜,湖上士女骈■笙歌达曙,盖次日为祝大士诞辰也,赋纪四阕作华鬘色界观,可乎

日落城閪,钿车流水,争逐芳尘。

酒幔全垂,筝囊暗挂,何处藏春。笙歌鬲岸尤闻。

浑不解、红愁翠颦。浩荡香天,迷离色界,都是慈云。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