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赵忠毅铁如意歌》
《赵忠毅铁如意歌》全文
清 / 张廷寿   形式: 古风

蚩尤张雾天弥漫,弹章衣拟铭忠肝。

清晨径向殿前奏,欲挽既倒之狂澜。

金矿银矿发已遍,嗟哉此铁不易见。

重卅六两尺半长,铭以铭辞经百练。

当时以此锄奸胥,胆落委鬼寒光舒。

风高殿上满四角,可惜如意意不如。

吁嗟乎,可惜如意意不如,王阳奉诏旋登车。

抚膺国事已如此,孤臣愿向宣州死。

宣州一去不复还,耿耿丹衷照青史。

岂惟公心劲不磨,公物亦足留山阿。

碧花归来尚无恙,见公此物如亲我公,当日一再三摩挲。

铁如意,铁如意,精金要作廊庙器,何为飘零无尺地。

(0)
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述赵忠毅公手中的铁如意,展现了其非凡的历史意义与个人情感。铁如意作为锄奸利器,其锋利寒光令人胆寒,象征着正义与力量。然而,赵忠毅公在面对国家大事时,却只能无奈地乘坐马车离去,表达了对无力改变现状的深深遗憾。诗中“抚膺国事已如此”一句,道出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

“宣州一去不复还”,则暗示了赵忠毅公离开后的命运与决心,他愿意为国捐躯,留下耿耿丹衷照耀历史。这种忠诚与牺牲精神,不仅体现在个人层面,也体现在对国家未来的希望与寄托上。“岂惟公心劲不磨,公物亦足留山阿”,强调了赵忠毅公及其所代表的精神价值,即使在世事变迁中,依然能够留存于人心与历史之中。

最后,“碧花归来尚无恙,见公此物如亲我公”,表达了对赵忠毅公遗物的珍视与怀念,以及对其人格魅力的深刻印象。铁如意作为见证者,见证了赵忠毅公的忠诚与英勇,成为了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情感纽带。整首诗通过铁如意这一物件,串联起个人情感、历史事件与时代精神,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借物抒情手法,同时也体现了对忠诚、牺牲与历史记忆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张廷寿
朝代:清

原名紫文,字少槎,号曼生,又号曼仙,元灏子,同治丙寅岁贡。著有独学庵诗草。少槎姑丈为月槎先生令子。悔余老人宅相才高学博,弱冠知名,有诗书画三绝之称,惟恃才傲物不谐于俗。惜中年以前诗作,散佚殆尽,友人陈季鸣竭力搜罗,得若干首为一集,并从燕侨斋偶存稿中得序一篇,冠之于首以待梓云。
猜你喜欢

大雨不寐闻蛙

长安一雨连日夜,摧垣破檐水如射。

出门已见横道波,田中何得犹馀稼。

秋来弥旬雨转剧,夜分不眠坐永夕。

尔蛙胡为独不仁,嚣嚣与雨争咆勃。

由来雨旸亦有时,么么贪窃造化私。

(0)

挽汤母

令子弹冠日,慈亲属纩时。

荻灰寻旧画,机石讶新支。

上国人留挽,空庭鸟助悲。

秋风不相惜,偏向楚帆吹。

(0)

咏石翁太常宅牡丹

倾城名艳出尘寰,独立春风意自閒。

素月故应留雾佩,青山长为扫烟鬟。

瑶池若见堪停宴,洛水如逢可待扳。

若怪太常终日醉,白头端借驻欢颜。

(0)

简范明河

门外青青杨柳垂,故人车马久无期。

独怜秋雨愁黄菊,欲向春山拾紫芝。

圣世风流多不贱,野情疏阔少相宜。

东林月色曾看竹,僧舍清光今对谁。

(0)

送张光禄元易使边兼还河东展省·其四

马上微吟更击鲜,齐州回望入青烟。

綵毫奏技明光日,不羡封侯到酒泉。

(0)

送吴明卿再谪睢阳司理·其二

济中还复枉帆过,急景停觞柰尔何。

陌上春花逢李白,故人西指蓟门多。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