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丁逊学虞公务见寄·其一》
《答丁逊学虞公务见寄·其一》全文
明 / 王汝玉   形式: 古风

前峰暝色起,四野黯将暮。

缅怀故山人,相望阻欢晤。

戚戚抱离愁,冲冲动忧素。

岂无江上舟,泛此烟中渚。

尚为文墨系,未果戒归路。

载歌投赠篇,惆怅徒延伫。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自然景色时的复杂心情与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首句“前峰暝色起,四野黯将暮”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傍晚时分,山峰笼罩在一片昏暗之中,四周的田野也渐渐被暮色所覆盖的景象。这种景象不仅渲染了环境的寂静与沉寂,也为下文的情感抒发奠定了基调。

接着,“缅怀故山人,相望阻欢晤”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怀念和渴望相见的心情。然而,“戚戚抱离愁,冲冲动忧素”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既有对相聚的渴望,又因现实的阻碍而感到无奈和忧伤。

“岂无江上舟,泛此烟中渚”一句,诗人似乎在思考是否有办法跨越眼前的障碍,通过水路与友人相会,但“尚为文墨系,未果戒归路”表明尽管有种种设想,实际却仍被事务所牵绊,未能如愿踏上归途。

最后,“载歌投赠篇,惆怅徒延伫”表达了诗人通过创作诗歌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但这种情感只能停留在心中,无法通过实际行动传递给对方,只能徒增惆怅与等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内心世界,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无奈之情,具有较强的情感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

作者介绍

王汝玉
朝代:明

(?—1415)明苏州府长洲人,本名璲,以字行,号青城山人。少从杨维桢学。落笔数千言,文不加点。年十七中浙江乡试。洪武末以荐摄郡学教授,擢翰林五经博士。永乐初进春坊赞善,预修《永乐大典》。声名大噪,出诸老臣上,遂被轻薄名。后坐解缙累,下诏狱论死。有《青城山人集》。
猜你喜欢

西江月 四方

堪叹东西南北,迷途役损行人。
任来任往走红尘。
只为名牵利引。
独我摇头不管,静中精固形贞。
陶陶团结气和神。
永乐天真有准。

(0)

满庭芳 文登张公邵公要起玉花社

王哲身留,玉花社举,此因都为张侯。
迤而邵氏,庵舍不能修。
后悔人人猛悟,兔儿起、抛甚**。
还知否,断弦无续,覆水定难收。
休休。
各处分,我虽眷恋,诚没回头。
愿诸公心内,念忆同流。
别意离?
已动,金莲子、光满西州。
当归去,□文胜景,不复再重游。

(0)

采桑子 咏棋(原调误作卜算子,兹据律改)

两人斗胜俱夸会,路路相违。
子细俟依。
劫尽方知解了围。
遇迷不晓双关意,各自藏机。
孰是孰非。
却被傍观冷笑微。

(0)

夏云峰·守株林

守株林。
无作用、空处独卧高岑。
石枕草衣偃仰,极目观临。
水桃山杏,随分吃、且盗阳阴。
款款脱、尘躯俗状,三叠琴心。
舞胎仙论浅深。
自然见、不须重恁搜寻。
已通玄妙,得步琼林。
玉花丛里,从此便、养透真金。
莹静与、清风皓月,长做知音。

(0)

菊花天·苦劝伊家省自煎

苦劝伊家省自煎。
须知每每居*。
赢取日高眠。
卖花天气,别有玄玄。
这个元来滋味好,自然灭火消烟。
要入无生路上,赵仙赵仙。
只在心田

(0)

瑞鹧鸪 原误作点绛唇,兹依律改。但上下片

昔日人言拾菜郎。
根*菜甲总盈筐。
春夏秋冬闲不得,温炎凉冷镇长忙。
今日予言截彩郎。
能为斡运做经商。
愿静一心休作用,好将四季细消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秦嘉 华岩 范质 何澹 福康安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