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柳阴阴亭榭,落花点点池塘。
情怡平林暮霭,目极芳草斜阳。
水硙溪边自转,鱼罾篱外谁张?
万里清光皎洁,数声笛韵悠扬。
垂柳阴阴亭榭,落花点点池塘。
情怡平林暮霭,目极芳草斜阳。
水硙溪边自转,鱼罾篱外谁张?
万里清光皎洁,数声笛韵悠扬。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晚景图。首句“垂柳阴阴亭榭”,以柳树的浓荫和亭台楼榭的静谧,营造出一种幽雅的氛围。接着“落花点点池塘”,通过落花飘零在池塘中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春末夏初的季节感。
“情怡平林暮霭”一句,将情感与自然景观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平缓树林中傍晚云雾的欣赏之情。“目极芳草斜阳”,则通过远眺芳草与夕阳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无限遐想。
后半部分,“水硙溪边自转,鱼罾篱外谁张?”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水磨在溪边自行转动,象征着自然界的和谐与秩序;而鱼网在篱笆外无人张设,则可能寓意着某种空闲或等待的状态。这两句诗通过自然现象的描述,引人深思。
最后,“万里清光皎洁,数声笛韵悠扬。”以广阔的月光和悠扬的笛声作为结尾,不仅增强了画面的广阔感,也赋予了整首诗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让人感受到心灵的宁静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将晚晴远眺的景色描绘得生动而富有诗意,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