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又次韵二守同访新居》
《又次韵二守同访新居》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此生真欲老墙阴,却扫都忘岁月深。

拔薤已观贤守政,折蔬聊慰故人心。

风流贺监常吴语,憔悴钟仪独楚音。

治状两邦俱第一,颍川归去肯重临。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òuyùnèrshǒutóng访fǎngxīn
sòng / shì

shēngzhēnlǎoqiángyīnquèsǎodōuwàngsuìyuèshēn

xièguānxiánshǒuzhèngzhéshūliáowèirénxīn

fēngliújiānchángqiáocuìzhōngchǔyīn

zhìzhuàngliǎngbāngyǐngchuānguīkěnzhònglín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此生真欲老墙阴,却扫都忘岁月深"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在静谧无为的环境中安享晚年,不再过于关注世间纷争和时间的流逝。接下来两句"拔薤已观贤守政,折蔬聊慰故人心"则展示了诗人对朋友或同僚在仕途上的进展表示赞赏,同时也表达了一种淡然处世的情怀。

第三、四句"风流贺监常吴语,憔悴钟仪独楚音"中,“风流”一词可理解为文雅高洁,而“贺监常吴语”则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言谈举止或文学风格,显示了诗人对文化传统的尊重和继承。而“憔悴钟仪独楚音”则透露出一丝孤寂之情,"憔悴"形容心境或气氛,"钟仪"可能指某种特定的乐器声响,而"独楚音"则是对一种文化或地域特色声音的凄凉感受。

最后两句"治状两邦俱第一,颍川归去肯重临"表明了诗人在仕途上的成就和地位,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然与世俗功名保持距离的情怀。"颍川归去肯重临"则是对未来可能的行动选择的一种预示,既有可能是一种自信,也可能是一种无奈。

整首诗通过平和、自然的语言表达了诗人超脱物外、淡泊明志,同时也保留着对世间美好事物的欣赏与尊重。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出关

江雨正冥冥,江鸥聚晚汀。

云深城阙丽,潮落海门青。

宇宙双蓬鬓,江湖几驿亭。

不须关卒逻,吾亦厌铜腥。

(0)

山墅·其二

山冱雪云低,荒芜略有蹊。

逢人多说虎,隔坞忽闻鸡。

寒剖蜂房户,晴分麦町畦。

迩来神亦健,薄饭厌羹藜。

(0)

题偶爱·其二

长汀宜日山宜雨,尽在鸥看鹭听中。

想见夜寒留客醉,倚阑拍手唤渔篷。

(0)

湖山纪游·其一

两山南北诗三百,付与秋风赵倚楼。

忽忆老逋坟下路,梅花夜雪上孤舟。

(0)

暑中杂兴·其二

不惯山中夜月寒,满窗树影藓花乾。

移床近壁不敢卧,恐是龙蛇之屈蟠。

(0)

清明日舟次吴门·其一

篷窗恰受夕阳明,杨柳梨花半月程。

老去不知寒食近,一篙烟水载春行。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