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座松枝古,填门石壁青。
聊垂马融帐,独坐子云亭。
问字诸方集,谈经弟子听。
人传南斗畔,光彩应文星。
拂座松枝古,填门石壁青。
聊垂马融帐,独坐子云亭。
问字诸方集,谈经弟子听。
人传南斗畔,光彩应文星。
这首明代诗人顾璘的《吴都台东湖书屋八首(其四)》描绘了一幅静谧而雅致的读书场景。首句“拂座松枝古”,通过描绘松枝轻轻拂过座位,暗示了书屋的古老与自然的气息。次句“填门石壁青”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清幽,石壁青色,显得书斋质朴而高洁。
“聊垂马融帐,独坐子云亭”两句,借用了汉代学者马融和扬雄(字子云)的典故,表达诗人独自在书亭中沉浸于学术研究的专注与宁静。马融帐象征丰富的学识,子云亭则寓含对古代贤人的敬仰。
“问字诸方集,谈经弟子听”描绘了学者们聚集一堂,互相切磋学问的生动画面,体现了浓厚的学术氛围。最后两句“人传南斗畔,光彩应文星”,以南斗星的光辉比喻读书人的才华和智慧,寓意书屋是孕育文采之地,期待人才辈出。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书屋环境的细致描绘和学者活动的生动刻画,展现了古代文人士大夫的理想生活状态和对知识的追求。
君不见彭城彭奴元姓李,早入徐家称帝子。
又不见九华山下齐丘生,晚入南唐作谋士。
同时契合风尘里,草昧君臣若鱼水。
淮北初收格斗尘,宫中漫得丹青理。
升元阁上写墨竹,翠葆萧森凤毛起。
手书珍重表恩殊,御墨淋漓湿桑梓。
世代相催犹梦幻,金陵画饼宁复尔。
帝王从古多好手,人物绚素无不有。
前有殷武丁,物色惟传傅岩叟。
后有宋道君,鹰犬骅骝歘飞走。
丹青意气稍或别,治乱兴亡一回首。
彭奴彭奴听我歌,淇水才贤本众多。
但惜九华山,不似傅岩阿。
吁嗟乎竹花零乱岁蹉跎,凤凰不来将柰何。
乘槎阳羡湖,延览铜官山。
山气何氤氲,飞崖郁而盘。
西南有乳窟,窈窕青云关。
倏忽启灵秘,传闻赤符间。
七日混沌死,鬼凿永不刊。
神窍通十洲,清浅呈琅玕。
玄阴伏其下,六月冰雪寒。
仙鼠与石燕,倒挂风雷坛。
仙人度羽去,尚留九成丹。
爰有好事者,里粮澹忘还。
冥搜了无得,怅然回波澜。
余亦采芝徒,九载勤登攀。
九载在旦夕,皓发凌朱颜。
尚子既毕娶,坡翁复营田。
至人贵遗形,细故恶足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