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酒连朝起较迟,南园门掩日长时。
庭前草长多新绿,雨后花开满故枝。
丝飏微风罥古木,水流曲径到平池。
呼童为整登山屐,恐负幽人石上期。
病酒连朝起较迟,南园门掩日长时。
庭前草长多新绿,雨后花开满故枝。
丝飏微风罥古木,水流曲径到平池。
呼童为整登山屐,恐负幽人石上期。
这首明代诗人郭谏臣的《雨后南园晓望》描绘了雨后清晨南园的宁静景象。首句“病酒连朝起较迟”,诗人以自身的慵懒状态入笔,暗示了昨夜饮酒过量,早晨起来有些迟缓。接着,“南园门掩日长时”描绘了园门紧闭,阳光透过缝隙洒在园内,时间似乎在静谧中流逝。
“庭前草长多新绿,雨后花开满故枝”两句,细腻地刻画了雨后生机盎然的画面,草木经过雨水滋润,显得更加翠绿,花朵在旧枝头上绽放,充满了新生与活力。诗人通过视觉描绘,展现了春回大地的动人景象。
“丝飏微风罥古木,水流曲径到平池”进一步描绘了园中的动态元素,微风吹动着轻柔的柳絮,缠绕在古老的树木上,而小溪则沿着蜿蜒的小径流至平静的池塘,增添了园子的生动气息。
最后两句“呼童为整登山屐,恐负幽人石上期”,诗人唤来童子整理登山鞋,透露出他渴望走出园门,去赴一个与隐士的约定,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后南园的清新景色,寓情于景,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
云昏水奔流,天水漭相围。
三江灭无口,其谁识涯圻。
暮宿投民村,高处水半扉。
犬鸡俱上屋,不复走与飞。
篙舟入其家,暝闻屋中唏。
问知岁常然,哀此为生微。
海风吹寒晴,波扬众星辉。
仰视北斗高,不知路所归。
再整鱼犀拢翠簪,解衣先觉冷森森。
教移兰烛频羞影,自试香汤更怕深。
初似洗花难抑按,终忧沃雪不胜任。
岂知侍女帘帷外,剩取君王几饼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