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业何缘替,元成二帝来。
懦柔难自植,昏惑讵能回。
戚里叨天柄,朝廷养祸胎。
莽新行篡窃,元不咎平哀。
汉业何缘替,元成二帝来。
懦柔难自植,昏惑讵能回。
戚里叨天柄,朝廷养祸胎。
莽新行篡窃,元不咎平哀。
此诗以深沉的笔触,探讨了汉朝末年政权更迭的历史背景与原因。首句“汉业何缘替”,直接发问,表达了对汉朝衰败的困惑与思考。接着,“元成二帝来”点出元帝与成帝继位,暗示了皇权的交替。
“懦柔难自植,昏惑讵能回。”这两句深刻揭示了两位皇帝性格上的弱点——元帝的软弱无能和成帝的昏庸迷惑,这些性格缺陷使得他们难以稳固统治,无法挽回国家的颓势。
“戚里叨天柄,朝廷养祸胎。”进一步指出,外戚势力的崛起和朝廷内部的腐败,如同埋下了祸患的种子,加速了王朝的衰亡。
最后,“莽新行篡窃,元不咎平哀。”则揭示了最终政权被篡夺的过程,暗含对前朝君主未能及时惩治罪恶、挽救危局的批评。
整首诗通过历史事件的回顾,反映了作者对权力更迭、道德败坏与国家兴衰之间关系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历史教训的反思。
笠扶春影,策袅烟丝,麴尘销尽岚翠。
九十风光,荡三十六湾流水。
鸟带唐音,土余秦劫,访诗无地。
问城南草蔓,杜曲荒凉,休重说,樊南李。
回头岸折如山,认荒祠杜老,苔暗题字。
院主园宾,算未许、撷芳人记。
恋梦语、茶香清嫩,一角斜阳碎波里。
怨绿愁红,满田莺粟,觅吟情知未。
槃角珠凉,镜心红悴,湘波传恨宫沟。
晕脸潮新,当年曾侍宸游。
洞房环佩悭消息,启晶帘、犹照妆楼。
黯销凝、一水漂花,日暮东流。
田田争识侬情苦,问江南缓调,为舣莲舟。
太液溪边,深乡隔断温柔。
前溪舞罢繁华冷,算寻芳、但有閒鸥。
更何人、小殿霓裳,藉祓清愁。
滔天汴水茫茫浸,长安故宫离黍。
汾晋鸦军,泉唐铁券,太息英雄何许。金銮漫语。
记足拙安蛇,须危捋虎。
湘楚朱樱,那堪回首上林树。
纥干山上冻雀,愿生生世世,飞向乐处。
忍泪看天,登楼望远,凄绝天家夫妇。断云含雨。
指万里闽中,瘴江南去。一卷香奁,此情谁认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