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碧渐江水,众壑含虚明。
岑山峙中流,力与惊涛争。
孤峰荡回飙,万绿吹冥冥。
唤渡人偶来,鉴影毫发清。
风声与水声,澒洞益可听。
三两莲叶舟,渔网挂晚晴。
我家距岑山,五里云坡平。
时餐渐江水,仰止岑山行。
古岸倚绝壁,踏歌行客情。
清梦有时去,醉月吹瑶笙。
何时理钓蓑,来与江鸥盟。
一碧渐江水,众壑含虚明。
岑山峙中流,力与惊涛争。
孤峰荡回飙,万绿吹冥冥。
唤渡人偶来,鉴影毫发清。
风声与水声,澒洞益可听。
三两莲叶舟,渔网挂晚晴。
我家距岑山,五里云坡平。
时餐渐江水,仰止岑山行。
古岸倚绝壁,踏歌行客情。
清梦有时去,醉月吹瑶笙。
何时理钓蓑,来与江鸥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洪坑到岑山渡途中所见的自然景色和内心感受。首句“一碧渐江水”展现出江水的清澈碧绿,接着“众壑含虚明”强调山谷的空旷明亮。诗人笔下的岑山巍峨耸立,与江流相峙,显示出力量与动态之美。“孤峰荡回飙,万绿吹冥冥”描绘了山峰在风中的摇曳和绿色植被随风起伏的景象。
诗人呼唤渡者,一同欣赏这清澈如镜的江面,风声、水声交织成和谐的乐章。“三两莲叶舟,渔网挂晚晴”描绘了渔舟悠闲地漂荡,晚霞映照下的渔网别有一番宁静。诗人居住的地方距离岑山不远,常饮江水,仰慕山色,行走在古岸绝壁之间,充满诗意。
“踏歌行客情”表达了诗人悠然自得的旅人情怀,而“清梦有时去,醉月吹瑶笙”则寓言般地展现了诗人对梦境与月夜的向往。最后,诗人期待着有一天能披上钓蓑,与江鸥为伴,过上闲适的渔夫生活。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山水田园画卷,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大听听若聋,志士时若瘖。
所以陶渊明,趣得无弦琴。
悠悠南山青,采采黄菊金。
归来一篇词,千载犹赏音。
抱病者奔驰,愧古仍愧今。
海东有双凤,羽洒元气湿。
高阁五云端,一飞九千尺。
下视燕雀曹,蓬蒿自相习。
高冈时一鸣,唧唧俱敛翼。
今年西北去,去年东南征。
江山南北路,历历俱动情。
官程不暂停,日没仍夜行。
空江风露下,旷野河汉倾。
浮云隔海岱,明月知我心。
黼扆临西内,文臣侍大廷。
曙光团露瓦,暑气散风棂。
香案陈群玉,彤惟对六经。
精微恭奏御,渊默静垂听。
共际天颜怿,因承圣德馨。
琼浆能洗髓,霞酝可延龄。
臞体深沦浃,丹心欲镂铭。
锦铺川草碧,龙绕甸山青。
芍药摇樊槛,枌榆护迾軿。
巡方虞典礼,讲学汉宫庭。
道统齐天地,彝伦炳日星。
八荒暨声教,万国永仪刑。
丹凰何年去,崇台对碧江。
奇毛云影丽,遗韵浪声淙。
竹粲琅玕实,桐垂翡翠幢。
峭峰晴旭抱,绝岸暮潮撞。
览德时难再,来仪瑞必双。
升高丛胜槩,询旧到耆庞。
吴楚形无际,廛阛语半哤。
冈鸣应咏召,雏伏定推庞。
邈矣千年迹,如闻九舞腔。
登临瞻北斗,歌颂蔼南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