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玕挺碧梅舒白,岁暮相依傲残雪。
一双灵鹊何处来,枝头似报春消息。
良工画笔妙入神,写生一一皆逼真。
半幅霜纨才尺许,无限风光照眼新。
问君兹图何自得,先公育材有遗泽。
灵襟元不受纤尘,诸生献此旌衷臆。
呜呼兹图百世宜珍藏,大训天球端可方。
琅玕挺碧梅舒白,岁暮相依傲残雪。
一双灵鹊何处来,枝头似报春消息。
良工画笔妙入神,写生一一皆逼真。
半幅霜纨才尺许,无限风光照眼新。
问君兹图何自得,先公育材有遗泽。
灵襟元不受纤尘,诸生献此旌衷臆。
呜呼兹图百世宜珍藏,大训天球端可方。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冬日景象,以梅与竹为背景,点缀着一对灵鹊,营造出一种虽处严寒却生机盎然的氛围。诗人通过“琅玕挺碧梅舒白”一句,巧妙地将翠绿的竹子与洁白的梅花并置,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冬日的清冷与高洁。接着,“岁暮相依傲残雪”进一步强调了梅竹在严冬中的坚韧不拔,它们不畏严寒,傲然独立,象征着高尚的品格和不屈的精神。
“一双灵鹊何处来,枝头似报春消息”则引入了生机的元素,灵鹊的出现仿佛预示着春天即将来临,给这幅冬日画卷带来了希望与温暖。诗人对这幅画的赞美不仅在于其内容的生动与逼真,更在于画家技艺的高超,能够将自然界的细微之处栩栩如生地呈现在纸上。“良工画笔妙入神,写生一一皆逼真”,是对画家精湛技艺的高度评价。
最后,诗人通过“问君兹图何自得,先公育材有遗泽”表达了对这幅画背后故事的思考,暗示了这幅画不仅仅是艺术作品,还承载着家族传承与教育的意义。画中所展现的自然之美与精神之高洁,如同家族的教诲,值得后人珍藏与学习。
整首诗通过对一幅画作的细腻描绘与深刻解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艺术以及家族传统的独特见解,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与对传承价值的重视。
嘉兴郭里逢寒食,落日家家拜扫回。
唯有县前苏小小,无人送与纸钱来。
城上日出群乌飞,鸦鸦争赴朝阳枝。
刷毛伸羽和且乐,尔独落魄今为何?
无乃慕高近白日,三足妒尔令尔疾?
无乃饥啼走路旁,贪鲜攫肉人所伤?
翘肖独足下丛薄,口衔低枝始能越。
还顾泥涂备蝼蚁,仰看栋梁防燕雀。
左右六翮利如刀,踊身失势不得高。
支离无趾犹自免,努力低飞逃后患。
远岸平如剪,澄江静似铺。
紫鳞仙客驭,金颗李衡奴。
冷叠群山阔,清涵万象殊。
严陵亦高见,归卧是良图。
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
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
金灶初开火,仙桃正发花。
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