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日属元巳,年芳具在斯。
开花已匝树,流莺复满枝。
洛阳繁华子,长安轻薄儿。
东出千金堰,西临雁鹜陂。
游丝映空转,高杨拂地垂。
绿帻文照耀,紫燕光陆离。
清晨戏伊水,薄暮宿兰池。
象筵鸣宝瑟,金瓶泛羽卮。
宁忆春蚕起,日暮桑欲萎。
长袂屡已拂,彫胡方自炊。
爱而不可见,宿昔减容仪。
且当忘情去,叹息独何为。
丽日属元巳,年芳具在斯。
开花已匝树,流莺复满枝。
洛阳繁华子,长安轻薄儿。
东出千金堰,西临雁鹜陂。
游丝映空转,高杨拂地垂。
绿帻文照耀,紫燕光陆离。
清晨戏伊水,薄暮宿兰池。
象筵鸣宝瑟,金瓶泛羽卮。
宁忆春蚕起,日暮桑欲萎。
长袂屡已拂,彫胡方自炊。
爱而不可见,宿昔减容仪。
且当忘情去,叹息独何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游园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逝去岁月的感慨。
"丽日属元巳,年芳具在斯。开花已匝树,流莺复满枝。" 这几句描绘了初春时节,阳光明媚,花朵盛开,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洛阳繁华子,长安轻薄儿。东出千金堰,西临雁鹜陂。游丝映空转,高杨拂地垂。绿帻文照耀,紫燕光陆离。" 这部分通过对洛阳城和长安城的描写,以及对园中景物的细致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两座城市的深情,及园林美景的细腻观察。
"清晨戏伊水,薄暮宿兰池。象筵鸣宝瑟,金瓶泛羽卮。宁忆春蚕起,日暮桑欲萎。长袂屡已拂,彫胡方自炊。爱而不可见,宿昔减容仪。" 这几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视,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感慨。春蚕和桑树萎靡象征着岁月匆匆,而长袂拂地、彫胡自炊,则是诗人在园中游走的情景。
"且当忘情去,叹息独何为。"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的感慨和对未来态度的表达,似乎是在劝告自己要放下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继续前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人生感慨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艺术造诣。
双崖若争妍,秀色日相射。
游人誇水东,挥榜渡清泻。
潺潺溪边风,五月自潇洒。
中流望南北,河汉自天下。
嗟予水乡客,尘土困蹈藉。
江湖久怀归,无地税征驾。
临流动长想,照影久悲咤。
沧洲倘有归,功业付高谢。
世言蟹毒甚,过食风乃乘。
风淫为末疾,能败股与肱。
我读本草书,美恶未有凭。
筋绝不可理,蟹续牢如縆。
骨萎用蟹补,可使无骞崩。
凡风待火出,热甚风乃腾。
中炎若遇蟹,其快如霜泠。
俗传未必妄,但恐殊爱憎。
本草起东汉,要之出贤能。
虽失谅不远,尧蹠终殊称。
书生自信书,俚说徒营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