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白偏能照玉船,体轻终爱舞蹁跹。
眼前欲赋半妆额,梦里须携五色椽。
愁对素蟾寒寂寞,故烧红蜡暖清娟。
寄声青女休相妒,不学海棠酣夜眠。
质白偏能照玉船,体轻终爱舞蹁跹。
眼前欲赋半妆额,梦里须携五色椽。
愁对素蟾寒寂寞,故烧红蜡暖清娟。
寄声青女休相妒,不学海棠酣夜眠。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宓所作的《和喻景山赋梅韵》,主要描绘了梅花的特质与风姿。首句“质白偏能照玉船”赞美梅花的洁白如玉,即使在夜晚也能照亮如同玉制的小船,形象生动。次句“体轻终爱舞蹁跹”则写出梅花轻盈的姿态,仿佛在月下翩翩起舞。
诗人接着表达对梅花的欣赏之情,“眼前欲赋半妆额”,想象为梅花画上淡雅的妆容,而“梦里须携五色椽”则寓意要用五彩的词藻来描绘其美丽。接下来,“愁对素蟾寒寂寞”借月光下的孤独寂寞,反衬出梅花坚韧的品格,而“故烧红蜡暖清娟”则以红烛之暖烘托梅花的清雅。
最后两句“寄声青女休相妒,不学海棠酣夜眠”是对梅花的劝慰,告诉青女(霜神)不必嫉妒梅花的美,梅花选择在夜间独自开放,不像海棠那样贪睡,展现出梅花的高洁和独立。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赞美了梅花的纯洁、轻盈、坚韧和高雅,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的独特情感和赞赏。
山城地僻嘉卉悭,居人植花多卷丹。
何年分种入官舍,占断地位殊宽闲。
蔷薇一架伴幽独,亦有中黄数株菊。
只兹便可结三友,奚但清松与梅竹。
春风桃李初阑珊,此花吐艳当晴轩。
芳心寂寞凝丹粉,锦片分明洒墨痕。
一年一度逞颜色,秋去条枯了无迹。
根藏生意待东风,又见亭亭高数尺。
旧闻此花今见之,却怪古人知者稀。
君不见山矾未逢黄鲁直,槁死林间孰能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