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著作李季章得阆守去国以书道别追寄四韵》
《著作李季章得阆守去国以书道别追寄四韵》全文
宋 / 孙应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不将尘土望清华,珍重高情久更加。

肯把书来话心曲,又从今去各天涯。

一麾可是君恩薄,百丈休怜江路赊。

归见故人应一笑,为传消息报梅花。

(0)
翻译
不再期待尘世繁华,对高尚情谊更加珍重。
你愿意借书来倾诉心声,从此我们各自远在他乡。
一任官职显微,怎能说君恩浅薄,长江路漫长,不必再忧虑。
回家后见到老友,应会相视一笑,我要将此消息传递,如同报以梅花之信。
注释
尘土:世俗繁华。
清华:繁华。
珍重:重视,珍爱。
高情:高尚的情谊。
肯:愿意。
书:书信。
话心曲:倾诉内心。
各天涯:各自在远方。
一麾:官职低微。
君恩薄:君王恩情浅薄。
百丈:形容长江长。
赊:漫长,遥远。
故人:老朋友。
一笑:微笑。
消息:信息。
报梅花:以梅花为信物传达消息。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诗人孙应时所作,名为《著作李季章得阆守去国以书道别追寄四韵》。诗中表达了对朋友离别的不舍和深厚的情谊。

"不将尘土望清华,珍重高情久更加。"

这两句通过比喻手法,将尘土比作世间纷扰,而清华则象征高洁的情操。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高尚情感的珍视和维持,这种情谊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愈发深厚。

"肯把书来话心曲,又从今去各天涯。"

这里展示了诗人愿意通过书信的方式,与远方的朋友交流内心的感受和思念。"各天涯"则指代远处的边际,象征着朋友之间的距离和分别。

"一麾可是君恩薄,百丈休怜江路赊。"

这一句中,一麾(即手臂)比喻为友情的浅薄,而百丈之长则形容友情如同江水一般深远而又难以跨越,表达了诗人对朋友之间感情差距的感慨。

"归见故人应一笑,为传消息报梅花。"

最后两句,诗人寄希望于未来能与旧友重逢时的一笑相迎,同时也许会通过自然界的象征(如梅花)来传递彼此的心意和信息。

总体而言,这首诗充满了对朋友深情厚谊的情感,以及面对离别时的无奈和期盼。

作者介绍

孙应时
朝代:宋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猜你喜欢

江南会馆戏台联

东土征歌,问表海雄风,今乐何如古乐;

南宫奏曲,听遏云高响,雅音原是乡音。

(0)

大观亭联

莽乾坤能得几人闲,且安排铁板铜琶,唱大江东去;

好风月不用一钱买,休孤负青山红树,送爽气西来。

(0)

集句联

松风清耳目;蕙气袭衣襟。

(0)

绣毬

上林结绮送春回,剪綵琪园巧样裁。

月满玉轮枝外转,夜悬珠斗暗中开。

流苏帐合飞香雪,蹴鞠埸深衬绿苔。

却恐三郎沉醉后,误教官女蹋花来。

(0)

偈·其五

手捏青苗种福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成稻,退步原来是向前。

(0)

朗州戏笔·其二

数年不到鼎城游,反掌俄经八十秋。

刘氏宅为张氏宅,谢家楼作李家楼。

千金公子皆空手,三岁孩儿尽白头。

惟有两般依旧在,青山长秀水长流。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晁端礼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葛天民 王融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