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经常思岭兰若和沈大参韵二首·其二》
《经常思岭兰若和沈大参韵二首·其二》全文
明 / 黄仲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素心长与碧山期,垂老无缘慰所思。

安得禅房分半榻,尘缨濯向竹间池。

(0)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禅宗生活的向往之情。首句“素心长与碧山期”描绘了诗人纯净的心灵与青山绿水之间的深厚情感联系,暗示着诗人内心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向往。接着,“垂老无缘慰所思”则透露出一种遗憾与无奈,诗人虽已年迈,却未能如愿亲近自然,慰藉内心的渴望。

后两句“安得禅房分半榻,尘缨濯向竹间池”,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宁静、清幽的禅宗生活环境的向往。他想象自己能够得到一处禅房的一半床位,让心灵得以洗涤,远离尘世的纷扰,沉浸在竹林间的清澈池水旁,寻求心灵的净化与宁静。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精神世界的深刻追求。

作者介绍

黄仲昭
朝代:明

(1435—1508)明福建莆田人,名潜,号退岩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以直谏被杖,谪湘潭知县,又改南京大理评事。后以亲不逮养,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学佥事。久之乞归,日事著述,学者称未轩先生。有《未轩集》、《八闽通志》等。
猜你喜欢

罗浮山三十咏·其一

閒身初住铁桥东,回忆家山事事同。

就树选藤增健仆,入林逢药慰衰翁。

峰高岂碍当中日,谷静常来正面风。

谁信岭云犹可赠,不堪持赠但长空。

(0)

游阳春作·其三

岂有关心事,披衣坐到晨。

鸡声前浦日,鸟语隔山春。

多病凭僮仆,无成愧故人。

忘机吾已矣,鸥鹭或相亲。

(0)

东林七问·其一问天

碌碌今如此,冥冥非所知。

胜人宁有定,于我或无私。

劫火焚刍狗,青云变素丝。

杞忧诚罔极,深信转成疑。

(0)

孝女挽诗

何须慧剑断恩爱,儿女痴情等三昧。

何须大药回死生,期颐殇夭皆刍灵。

君不见隐泉马卧仙,达天知命无拘牵。

一朝孝女委幻泡,悲吟抆泪中拳拳。

问君孝女得闻否,细说聪明不去口。

生来三岁识之无,率性因心成孝友。

移鞋扇枕奉晨昏,色笑承欢非暂偶。

四岁受姆训,五岁习女红。

六岁七岁知大义,德言工貌咸贯通。

年甫八岁齿加长,置身直与姬姜两。

蓬莱仙籍早知名,合浦明珠先去掌。

病中诀别语喃喃,宽譬爷娘免悲怆。

明知寿夭天有权,生顺死安归自然。

蜉蝣岂慕冥灵老,蕣华不羡赤松年。

呜呼,丈夫有女贤如此,莫怪痴情聊复尔。

痛哭天低白日昏,猿鹤闻声皆陨涕。

无由招得女英魂,万古湘江同逝水。

为君写作述哀词,留与人閒作青史。

(0)

戏赠埽雪童子

主人运笔如运帚,纵横阖辟应心手。

痴奴运帚如运斤,旋风落地飏轻尘。

人生贵贱各有务,莫笑痴奴无用处。

昨夜三更风打门,雪花欺我衣裳单。

袖中两手冻欲裂,朝来作字成丑拙。

抛书拥彗下阶除,十步一跌中踟蹰。

痴奴知我主人老,相劝雪深休草草。

先生有事当服劳,长者抓枝须我曹。

受我手中敝苕帚,两脚未行先学走。

一埽再埽大地平,三番四覆天宇清。

自誇我亦有能事,何必主人擅文字。

毫端珠玉不禁寒,纸上风云冻欲乾。

小人苕帚有机用,左之右之随定动。

不似管城老秃翁,花发梦中还说梦。

(0)

留别同学诸子

初别君,齐昌去。再别君,泷西住。

去年支杖入罗浮,今年渡海随烟雾。

远别四五回,暂别不知数。

人生离合能几何,何况衰年各岐路。

岐路今年忆去年,多谢长篇还短篇。

寻思留语与君别,当时道尽今茫然。

不可说,不可说,重阳九日黄花发。

西风吹转只轮轻,直到南溟见孤月。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朱诚泳 李之世 项安世 林光 佘翔 释居简 于慎行 虞俦 张宁 袁华 刘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