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来红叶忽成秋,又见双星两地愁。
阶下细虫喧不歇,檐前紫燕语难留。
空庭砧杵催长夜,远寺钟鱼逼戍楼。
薄醉欲眠犹未得,绮窗遥望月如钩。
飘来红叶忽成秋,又见双星两地愁。
阶下细虫喧不歇,檐前紫燕语难留。
空庭砧杵催长夜,远寺钟鱼逼戍楼。
薄醉欲眠犹未得,绮窗遥望月如钩。
这首清代女诗人冒德娟的《秋夜》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画面。首句“飘来红叶忽成秋”,以飘落的红叶象征季节的转换,突显出秋天的突如其来。次句“又见双星两地愁”,借双星比喻夫妻分离,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愁绪。
接下来,“阶下细虫喧不歇,檐前紫燕语难留”通过虫鸣和燕子的离巢,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寂寥与无常。庭院中,砧声阵阵催促着漫长夜晚的到来,远处寺庙的钟声与戍楼相呼应,增添了空间的辽阔感和孤独情绪。
尾联“薄醉欲眠犹未得,绮窗遥望月如钩”,诗人借酒消愁,却仍无法入睡,只能透过华丽的窗户,凝视那如弯钩的残月,寄托深深的思乡之情。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细腻,情景交融,展现了清秋之夜的孤寂与愁绪。
洞天林屋多岩壑,清比西湖与东阁。
閒居长隐一仙人,手种梅花艳葩萼。
仙人系出徐偃王,古貌古心甘澹泊。
絮雪欲寒或乘兴,梨云香煖时行乐。
银屏六曲尘迥断,沉水注香烟漠漠。
乾坤消色含自然,春在生成殊不觉。
南枝昨夜挂南极,斗柄横斜映廖廓。
调羹三子渐累累,根本千年欣可托。
瑶池阿母青鸟使,又报蟠桃来度索。
画堂一笑寿筵同,玉酒正传金凿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