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夜泊芦花滩,北斗垂天篷底看。
有客吴吟促我兴,调高上彻浮云端。
蛟龙侧耳海波静,猿狖无声山月寒。
悠悠半空倏忽堕,金石交音满吾坐。
曲罢始闻新都钟,枫林烟岸闪渔火。
今夕佳会复何许,乘秋早发横江舵。
黄山夜泊芦花滩,北斗垂天篷底看。
有客吴吟促我兴,调高上彻浮云端。
蛟龙侧耳海波静,猿狖无声山月寒。
悠悠半空倏忽堕,金石交音满吾坐。
曲罢始闻新都钟,枫林烟岸闪渔火。
今夕佳会复何许,乘秋早发横江舵。
此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黄山芦花滩泊舟时的所见所感,意境深远,情感丰富。首句“黄山夜泊芦花滩,北斗垂天篷底看”,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静谧而壮丽的画面:夜幕降临,诗人停泊于黄山的芦花滩旁,仰望星空,北斗星仿佛垂挂于帐篷之上,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接着,“有客吴吟促我兴,调高上彻浮云端”两句,引入了一位来自吴地的朋友,其吟唱之声高亢激昂,仿佛能直达云霄,激发了诗人的豪情与灵感。接下来,“蛟龙侧耳海波静,猿狖无声山月寒”描绘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蛟龙倾听,海面平静,猿猴沉默,山中月色寒冷,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一个幽静而神秘的世界。
“悠悠半空倏忽堕,金石交音满吾坐”则展现了音乐之美,仿佛从半空中飘落的乐声,充满了金石般的和谐与美妙,让诗人沉浸在其中。最后,“曲罢始闻新都钟,枫林烟岸闪渔火”描述了音乐结束后,远处传来的新都钟声,枫林间闪烁着渔火,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活的气息和温暖。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观、音乐之美以及诗人的情感体验融为一体,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切感悟和对生活诗意的追求。
炎薰五月只须臾,底事书生亦渡泸。
午影风凉槐系马,晓岑云白杖挑壶。
见闻幽谷莺迁木,气类朝阳凤集梧。
见说阿房曾有赋,声名速为诧东都。
家在浮曦江上住,胡为来此市廛中。
残杯冷炙成何味,只研孤灯盍固穷。
我本持竿钓鱼客,子缘识字入儒宫。
何当共把丝纶去,明月矶头坐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