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折红梅.锡山舟中遣兴》
《折红梅.锡山舟中遣兴》全文
清 / 李良年   形式: 词  词牌: 折红梅

倚低篷三尺,半生南北,似溪渔惯。

甚当年偏喜问津,近来踪迹都倦。秋衣乍典。

休辜负酒家新幔。

总难消得,此际闲情,且洗研惊鸥,折苇呼雁。

乱峰青过,又镜渌层层,落霞渐远。

斜阳澹茗烟和梦,愁人正抛书卷。流莺细啭。

只认做江春才换。

睡起却是,柔橹声中,有翠裙双语,白沙枫岸。

(0)
鉴赏

这首清代李良年的《折红梅·锡山舟中遣兴》描绘了诗人乘船在锡山途中的情景。开篇“倚低篷三尺,半生南北,似溪渔惯”写诗人独自倚靠在船篷上,一生漂泊,仿佛习惯了溪边渔人的生活。接着,“甚当年偏喜问津,近来踪迹都倦”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喜好探索新事物的热情逐渐消退,如今感到疲倦。

“秋衣乍典。休辜负酒家新幔”暗示着秋天的到来,诗人提醒自己不要错过沿途酒家的新鲜氛围。接下来,诗人借自然景色抒发内心,“总难消得,此际闲情,且洗研惊鸥,折苇呼雁”,通过洗涤惊飞的鸥鸟和折苇呼唤大雁,寄托闲适与孤独之情。

“乱峰青过,又镜渌层层,落霞渐远”描绘了山水间的动态美,夕阳映照下的层层碧波和远去的落霞,构成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诗人沉浸在这样的景色中,“斜阳澹茗烟和梦,愁人正抛书卷”,借斜阳、淡茶烟和梦境抒发淡淡的哀愁,暂时忘却书卷带来的烦恼。

最后,“流莺细啭。只认做江春才换。睡起却是,柔橹声中,有翠裙双语,白沙枫岸”以流莺的鸣叫和沙滩上的枫树作结,诗人醒来发现,原来只是在桨声和女子的对话中误以为是春天的更迭,这既是对现实的恍惚,也是对生活的微妙感触。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舟行所见所感为线索,展现了诗人从疲倦到沉浸,再到醒来的内心变化,寓情于景,富有诗意。

作者介绍

李良年
朝代:清

(1635—1694)清浙江秀水人,字武曾。诸生。与兄李绳远、弟李符并著诗名,时称三李。又与朱彝尊称朱李。诗初学唐人,持格律甚严。古文长于议论。曾举博学鸿儒科,罢归。有《秋锦山房集》。
猜你喜欢

逢汉使入蕃略题四韵

君恨西蕃远,馀嗟东路长。

道荒宏雪岭,险涧贼途倡。

鸟飞惊峭嶷,人去难偏梁。

平生不扪泪,今日洒千行。

(0)

冬日并州道中寄荆门舍

圣明神武尚营边,我是何人不控弦。

身著貂裘随十万,心思白社隔三千。

云沉古戍初寒日,雁下平陂欲雪天。

却为恩深归未得,许随车骑勒燕然。

(0)

所居即事六首·其六

晨起常搔两鬓丝,小亭深坐一洿池。

墙头鸲鹆隈花叶,水面蜻蜓寄草枝。

赖得木奴些子力,生憎鱼婢苦顽痴。

扁舟远棹寻春处,竹榼新醪喜自随。

(0)

江南杂题·其二十三

南国久无悰,东郊自养蒙。

老年孤枕在,愁夜一樽空。

涝水闻歌女,枯枝见宛童。

秋来因揽镜,强欲理衰蓬。

(0)

江南杂题·其二十一

翠竹千竿耸,青池一面临。

白烟生草末,黄粉露花心。

簇脚蟏蛸桂,抛身翡翠沉。

但令樽酒满,何必虑无金?

(0)

咏弓

平生好须弩,得挽则低头。

闻君把提快,再乞五三筹。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