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所居即事六首·其六》
《所居即事六首·其六》全文
唐 / 张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晨起常搔两鬓丝,小亭深坐一洿池。

墙头鸲鹆隈花叶,水面蜻蜓寄草枝。

赖得木奴些子力,生憎鱼婢苦顽痴。

扁舟远棹寻春处,竹榼新醪喜自随。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在居所附近散步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与生活的和谐之美。

首句“晨起常搔两鬓丝”,诗人以日常的细节开篇,通过“晨起”和“搔两鬓丝”的动作,展现了岁月的痕迹和生活的平凡。接着,“小亭深坐一洿池”,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小亭中诗人深坐于池塘边,暗示了内心的平静与对自然的亲近。

“墙头鸲鹆隈花叶,水面蜻蜓寄草枝。”这两句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鸲鹆(即八哥)在墙头徘徊于花叶之间,蜻蜓则在水面上轻盈地停歇在草枝上,这些细节描绘了自然界中生命的自由与灵动。

“赖得木奴些子力,生憎鱼婢苦顽痴。”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复杂情感。一方面,他感激树木(木奴)为生活提供了一部分力量,另一方面,他对那些顽皮的鱼儿(鱼婢)感到厌烦,这种情感的对比,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细腻感受。

最后,“扁舟远棹寻春处,竹榼新醪喜自随。”诗人乘着小船,远离尘嚣,去寻找春天的踪迹,而竹榼中的新酒,则是他旅途中的伴侣,增添了诗情画意。这一句不仅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探索精神,也体现了他对生活情趣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作品。

作者介绍
张祜

张祜
朝代:唐   字:承吉   籍贯: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   生辰:hù)(约785年—849年?

张祜(约785年—849年?),字承吉,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人,诗人。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早年曾寓居姑苏。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寓居,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人们认为这是诗谶。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猜你喜欢

泛海二首·其二

落魄高阳一酒徒,几年清梦寄江湖。

观涛秋壮枚乘笔,击楫风传海若呼。

遥礼东皇基北斗,更窥鲛室采骊珠。

蓬莱山下国清浅,问讯麻姑近到无。

(0)

行回溪入九疑

胜情催晓发,霜气澹朝晖。

木落露山骨,溪寒曳水衣。

人家穿竹暗,鸟道入烟微。

处处峰峦似,谁能辨是非。

(0)

采茶词

昨夜新雷破嫩芽,旗枪簇簇相交加。

持筐女伴相催去,丛云踏碎纷如絮。

戴胜啼残日渐西,归溪花满使人迷。

竹炉缓焙收清味,芳馥犹含百花气。

石泉泱泱胜兰汤,留取输官未敢尝。

(0)

长安老山人行

烟霞自逐长安杖,鹤怨猿愁空蕙帐。

周猎希寻渭水竿,汉庭已厌商山相。

耳聋不觉市朝喧,日暮愁过七贵门。

秋色迎寒貂已敝,谈锋罢战舌犹存。

近来年少气如云,眼底绨袍孰识君。

堪叹出山泉水浊,当年未读北山文。

(0)

偶有所见戏作江楼秋怨

采莲无伴到芳洲,闲踏西风倚小楼。

愁向栏前看逝水,遥从天际认归舟。

飞飞鸂?还成耦,袅袅芙蓉不耐秋。

欲取琵琶弹旧恨,月明何处是江州。

(0)

暑日

褦襶休经过,闲门绿树中。

衣裁南地葛,枕待北窗风。

换水新浇钵,焚香试小童。

浊醪聊一酌,更截碧荷筒。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