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峰一曲抱愁云,中有先朝谏议坟。
往日儿童识邹浩,到今野老哭刘蕡。
山头树屋称残卒,地下戎衣见故君。
埋骨便为干净土,丰碑华表漫纷纭。
青峰一曲抱愁云,中有先朝谏议坟。
往日儿童识邹浩,到今野老哭刘蕡。
山头树屋称残卒,地下戎衣见故君。
埋骨便为干净土,丰碑华表漫纷纭。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潘耒所作的《经姜给谏墓作》,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姜给谏的深深敬意和哀思。首句“青峰一曲抱愁云”,描绘了墓地所在的环境,青山环绕,云雾缭绕,似乎蕴含着无尽的哀愁。接下来,“中有先朝谏议坟”点明了墓主人的身份——一位曾担任谏议官的官员。
诗人回忆起姜给谏生前的事迹,提到“往日儿童识邹浩”,将姜给谏与另一位忠直之士邹浩相提并论,暗示其人品高尚。而“到今野老哭刘蕡”则借古人刘蕡的悲剧命运,表达对姜给谏遭遇的同情和哀悼。山头的“树屋称残卒”形象地写出姜给谏的遗孤可能在此度日,生活艰辛,而“地下戎衣见故君”则寄托了对亡者的怀念。
最后两句“埋骨便为干净土,丰碑华表漫纷纭”,诗人认为真正的价值在于人的品格而非物质的丰碑,姜给谏的精神如同干净的泥土,虽无华丽的碑文,但其精神永存,超越了世俗的纷扰。整首诗情感深沉,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交织其中。
五月峡中天气歊,竹筒引水那能浇。
江濆龙老卧未起,崖石不枯珠自跳。
草草杯盘对君酌,灯前疑是檐花落。
毫端写出万斛珠,共向炎天作冰雹。
妃子名园荔子丹,绛囊初摘堆金盘。
细擘轻红唱君曲,咀嚼水晶牙颊寒。
老翁真个如年少,激水成珠堪一笑。
刘侯自有胸中珠,不止照人兼自照。
扁舟经月溯江流,又向江陵换蜀舟。
肠断一声离岸橹,不堪回首仲宣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