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老传闻雷打雪,果然四十日春霖。
江连野岸鱼龙出,树锁寒烟虎豹深。
田圃预忧新夏旱,经橱先受绿莓侵。
人间欣厌应难免,未必皇天无此心。
父老传闻雷打雪,果然四十日春霖。
江连野岸鱼龙出,树锁寒烟虎豹深。
田圃预忧新夏旱,经橱先受绿莓侵。
人间欣厌应难免,未必皇天无此心。
这首诗描绘了长时间连续降雨的景象,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雨水对大地和生灵的影响。首句“父老传闻雷打雪,果然四十日春霖”以民间传说开篇,暗示了这场春雨之长,给人们带来了不同寻常的感受。接着,“江连野岸鱼龙出,树锁寒烟虎豹深”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雨后江面与岸边的景象,鱼龙出水,似乎在享受雨水带来的清凉,而远处的树木笼罩在寒烟之中,虎豹隐匿其中,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又宁静的氛围。
“田圃预忧新夏旱,经橱先受绿莓侵”则转向农业与生活层面,表达了农民对于即将到来的夏季干旱的担忧,以及雨水对书籍等文化载体的侵蚀,体现了自然现象对人类社会的多方面影响。最后,“人间欣厌应难免,未必皇天无此心”一句,以哲理性的思考收尾,指出人间的喜怒哀乐难以避免,但上天的意志并非完全不可预测或理解,流露出一种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与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在特定环境下人们的情感与思考,具有较强的意境美和哲学深度。
隔年干杏受风霜,气味清高唤客尝。
记得当时多珍重,而今手帕有余香。
《岁壬子,余在赵家马头村佣书时值清明佳节,率徒散步闲游,误入仙境。但见桃李斗艳,梅柳争春,灿烂芳菲,四无涯际,真乐景也。即命徒杏村沽酒,开筵坐花,畅饮狂歌,不觉颓然大醉。稍醒,思饮茶而不得。适有一小徒,偶摘隔年干霜杏数枚敬余,或亦望梅止渴之意也。余恍然曰:昔闻识者云,霜杏烹茶,清香无比,何不试之?急归家觅竹炉,生活火,净石铫,盛甘泉,烹霜杏以饮。未入口,即清香扑鼻,不禁拍案惊奇曰:孰意以天之弃物,竟成为高品,直可驾诸佳茗之上也。遂有感而作俚句三首·其三》【清·梅卿氏】隔年干杏受风霜,气味清高唤客尝。记得当时多珍重,而今手帕有余香。
https://shici.929r.com/shici/PCCxVWBx.html
忆妾与君初见时,乌云挽髻横娥眉。
婵娟恩义两相得,偕老有愿天应知。
年来何事轻离别,君向江南妾江北。
梦魂常逐暮云飞,音书久与秋鸿绝。
清明三月见春残,深闺犹自怯春寒。
临妆渐觉铅华改,闭户谁怜花鸟阑。
脉脉愁来心欲死,空向春风怨罗绮。
沉沉帘幕易黄昏,月光独照纱窗里。
年年见月缺复圆,独怨夫君去不还。
寻君欲抱琵琶去,一曲相思和泪弹。